郑明典表示,清晨东北季风稳定,北台湾雨带发展相当明确,但在大台北中段偏北的位置,雨量图上却出现一块几乎没有降雨的空白区域,「那个不下雨的洞」十分醒目。他解释,水气主要落在大屯火山群的迎风面,气流越过山脉后大幅减弱,使背风侧形成少雨的干区。

他指出,「迎风面与背风面的位置会因风向细微变化而移动」,所以干区不会固定在同一处,只要风向一转,雨带也会跟著调整。

郑明典也谈到,这个画面让他想起自己从小就常听到的说法。多年来,他在不同贴文中都提到民间所称的「龟神传说」。北市士林、石牌一带长年被形容「比较不会下雨」,地方上甚至以大屯山外形似龟、像是「龟神庇护」来解释雨带绕开的现象。但郑明典强调,真正原因其实是大屯山系的地形遮蔽效应。他说:「东北季风期间,石牌到士林最不容易下雨」,这是气流过山后自然造成的干区,而非神话。

图曝光后,大批网友纷纷对照地图热烈猜测干区位置,留言从士林、北投、天母、圆山,一路猜到三重、芦洲、板桥、万华、大同、中永和,甚至笑称「芦洲有结界」、「圆山神龟在护体」、「原来我们都住在洞里」。

也有民众分享自身经验,「文化大学山上凄风苦雨,下山却是风和日丽」、「新店下雨,开到大直圆山地上是干的」、「基隆汐止下爆,过到台北市区一滴不落」,明显感受到迎风背风的差异。

郑明典提醒,东北季风期间,大台北受地形影响非常明显,迎风面多雨、背风面偏干是典型现象,只要风向改变,雨带分布就会立即跟著调整。

士林少雨被称「龟神坐镇」,其实是大屯山地形效果。交通部观光署
士林少雨被称「龟神坐镇」,其实是大屯山地形效果。交通部观光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与风同行!高空喷射气流南压 台湾飞美国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