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风神」外围环流与东北季风共伴影响,北台湾前两日风雨猛烈,双北与宜兰多处累积雨量超过400毫米,士林溪山里更达500毫米以上。气象署指出,今日(22日)虽台风已远离,但东北季风与位于台湾东方海面的低气压形成新的共伴效应,北部与东北部仍有强降雨机率。

中央气象署今晨发布最新豪雨特报,警戒范围扩及七县市,双北山区列为「超大豪雨」等级,基隆北海岸与宜兰为「大豪雨」区,桃园则升级为「豪雨」等级。气象署提醒,短延时强降雨及强阵风仍持续发生,低洼地区慎防积淹水,山区须严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涨。

气象专家林得恩指出,今受东北季风及低气压(台湾东部外海的97W)双重影响,桃园以北、基隆及宜兰整天有阵雨或雷雨,雨势明显,局部地区恐有豪雨以上等级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双北山区及宜兰地区要防「长时间强降雨」,土壤含水量已饱和。另一方面,随风向转变,水气输送路径南修,竹苗与花莲也有局部大雨发生的机率。林得恩提醒,花莲降雨范围与强度将比昨日更强,这波降雨时间长、范围广,北部与东北部也须严防积水与边坡松动。

前中央气象局长郑明典则在脸书分析指出,目前位于台湾东方略偏北海面的低压,正与东北季风共伴发展,「有可能直接发展成轻台」。他观察最新雷达回波动态,强对流似乎正在整合松散的环流中心,若再发展一轮,就可能具备形成下一号台风海鸥的条件。他并提到气象学者王时鼎所定义的「第三类共伴雨型」,目前云图与该型态的相似度极高。郑明典说,这种气压型态会加强台湾北部迎风面的地形雨,虽雨势不特别剧烈,但长时间累积将十分可观,「时雨量15毫米若持续24小时,就达360毫米,那就是大豪雨等级。」

火線話題 | 共伴效应

這篇報導屬於「 共伴效应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豪雨酿灾!北市文山区后山土石崩疏散43人 今晚再撤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