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医师施胜桓指出,近期不论是口服克流感,还是急诊常用的针剂抗病毒药物,疗效都显著下降,「以前吃药退烧很快,现在大约有10%至20%的病人会反复发烧,治疗效果确实不如过去。」
对此,疾管署29日出面回应,根据监测资料,今年检出的A型H1N1病毒株中,约有6.5%带有抗药性突变,比去年的3.2%略高。但目前社区流行的病毒株已转为A型H3N2,占比超过一半,且未检出抗药性;至于B型流感与另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纾伏效锭」也都没有抗药性问题。
疾管署强调,抗药性主要集中在A型H1N1,影响相对有限,加上9月后H1N1比例持续下降,疫情风险可控。署方也宣布,10月1日起公费抗病毒药物将扩大适用,凡是出现类流感症状的特定族群,经医师评估后无需快筛即可使用;公费流感疫苗同日开打,将进一步降低重症风险。
疾管署呼吁,民众不要小看流感威力,平时要勤洗手、注意呼吸道卫生,有发烧或咳嗽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早就医,并在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相关药物使用规范、合约医疗院所名单及流感资讯,可上疾管署官网或拨打1922专线查询。

「铲子超人」必看4提醒!北市议员率队带山猫进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