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林信德指出,老年性吞咽障碍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随著年纪增长,喉咙、舌头和吞咽反射功能逐渐退化,导致食物容易卡住、需要多次吞咽才清干净。这会让「吞咽安全边际」变窄,进一步造成进食困难。若再加上感染、药物副作用或牙口不好,就可能出现危险。

林信德提醒,民众应特别留意7大警讯,包括:吃饭后讲话声音变浊、一餐常吃超过30分钟、体重明显下降、反复出现肺炎、药锭难以下咽、只能吃软烂食物,以及吞咽需要反复多次甚至用力脸部扭曲。只要出现其中一项,就应该尽快就医检查。

在居家照护方面,家人可先利用简单的「EAT-10吞咽困难评估表」来检测,若分数达3分以上,就要寻求医师帮助。日常照护则包含三大方向:保持口腔清洁、依建议调整饮食软硬度与用餐姿势,以及注意用药副作用并补充足够营养,避免「愈吃不下就愈虚弱」的恶性循环。

若到医院检查,医师会进行病史询问、吞咽功能检测,必要时还会透过动态摄影吞咽检查,精准分析患者的吞咽问题。之后,会依检查结果搭配语言治疗师、营养师与牙科等跨专业团队,提供吞咽复健训练与饮食建议,帮助长辈恢复安全进食。

林信德强调,老年性吞咽障碍虽然不是疾病,但绝对不能轻忽。家人若能及早注意吞咽的异常情况,并搭配正确的复健与日常照护,不仅能预防肺炎和营养不良,更能让长辈吃得安心、健康又快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强台桦加沙直逼台湾 东半部、高屏豪雨到周五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