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侯友宜听取简报后表示,很多人说,一个城市的进步,看的是高楼有多高、道路有多宽。但我一直相信,一个真正有幸福感的城市,是走在溪边的时候,不再掩鼻走过,而是可以停下脚步,看到鱼虾蟹在水中悠游,听到孩子的笑声在河岸边响起,是人与河川的关系重建连结。这一件件大家以为不可能的任务逐步完成,板桥湳仔沟、芦洲鸭母港沟、中永和瓦磘沟、中和藤寮坑沟及泰山大窠坑溪,每一条河都因地制宜找出关键问题,截污、接管、砾间处理、引入清水,再以近自然工法让河川环境复原,让河川生命力慢慢回来。

热门新闻:自以为是行人皇后!红衣女过马路无视红灯 驾驶冻未条叭下去

宋德仁在简报中也提到,以板桥湳仔沟为例,我们加速污水接管与截流,建设砾间处理场,清水注入后,再透过植生与固床工法打造自然景观。如今水质改善,生态复育,湳仔沟的298种物种再现生机,曾经恶名昭彰,如今成为板桥人的骄傲─母亲之河回来了。

芦洲鸭母港沟,昔日有四大黑龙江之称,透过河道施作子沟、渠底固化,并增设抽水机组加速排水流速、上游SBR处理场提供干净水源,白鹭鸶飞回来了,「鹭洲」的名字不再只是地名,而是真实上演的自然生态剧场。

瓦磘沟困扰中永和超过30年,臭味不断,我们透过污水接管、砾间处理、清水引入,并由环保局积极查缉排放源,在短短两年内让恶臭消失,并且回复了115生态物种,包含翠鸟出现,象征水质的大幅改善,这不仅是环境营造的成功,更是市民教育、学校参与的感动故事

水利局长宋德仁今天于市政会议进行专题报告,展现侯市长上任以来「六水治理策略」的成果。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长宋德仁今天于市政会议进行专题报告,展现侯市长上任以来「六水治理策略」的成果。水利局提供

此外,藤寮坑沟一、二期,是全台第一个把三面光水泥沟渠改造成都市近自然河川的案例。现在有91种物种栖息,红冠水鸡一家成了焦点,也成为环境教育的活教材。整治脚步不停,下一步将继续往中和大排前进。泰山大窠坑溪,以曝气、丁坝营造自然淤积,打造丰富的水域生态。河道旁的钢构栈道与公园步道串连,让这里成为居民的休憩天堂,也荣获全国水环境大赏,是全台水利单位观摩学习的标竿。

除了整治都市河川之外,水利局利用重建碧潭堰的机会,兴建长达132公尺的鱼道,成功打通中断46年的新店溪生态廊道。鱼虾蟹顺流而上,其中36种原生鱼类已利用鱼道回到上游。这是新店溪生态复育的第一步,也为上游堰坝的鱼道工程开启历史新页。未来将以碧潭堰为核心,推动新店溪成为无围墙水漾博物馆,并透过水漾学堂的开课,让民众感受生态友善环境的丰硕成果。

宋德仁补充,接下来新北市还有很多地方的水环境需要靠大家继续努力,像芦洲水湳沟、新庄潭底沟、土城公馆沟及板桥公馆沟,还有贵子坑溪河川环境营造计划,也都正著手进行水质改善及河廊营造。另外借由与新加坡国际论坛双向交流,把新北的整治经验放到国际舞台,也把世界的先进理念带回来。我们相信,河川不再是城市的背面,而是大家共同的客厅。让我们一起打造「安居乐水」的幸福新北,让每条溪流都能带来希望的笑容!

民众从以前害怕的「黑龙江」恶臭,到现在喜欢到河滨水岸散步。水利局提供
民众从以前害怕的「黑龙江」恶臭,到现在喜欢到河滨水岸散步。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