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一项涵盖4432个家庭的研究,若父母中任一人有肥胖问题,孩子未来出现相似状况的机率会显著提高;这不仅反映遗传因素,也与饮食习惯、活动量、作息与情绪支持等生活模式息息相关。
王律婷分享,曾有一位妈妈带著担心体重过重的孩子求诊,在过程中也检视自己的健康状态,发现过去因生活压力导致饮食不规律、代谢指标异常,经由医疗团队协助,这对母子共同参与饮食与运动调整计划,4个月后双方皆有显著进展,甚至促使其他家庭成员也一同加入健康行列。
她建议,为了家庭健康可建立5个日常习惯:
1.均衡饮食:利用简单的「211 餐盘法」来安排家中三餐,尽量减少高糖高油食物。
2.共同活动:安排亲子运动如散步、骑脚踏车,不但能促进健康,也增进情感。
3.良好作息:全家人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奏,有助于调节体力与情绪。
4.定期检查:透过健康检查了解身体状况,提早介入。
5.设立目标:全家一起订下健康目标,例如每周运动时数或少吃某些食品,让健康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
健康不应该成为任何单一角色的负担,更不该因性别而背负额外期待。王律婷提醒,许多家长知道含糖饮料与精致淀粉对健康的影响,但在忙碌生活中往往难以落实改变,不妨一起调整生活方式,共同迈向更健康的未来。

2县市小心热爆!今日恐飙高温36°C以上 最快降温时间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