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由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医师李景行(Jing-Xing Li)和许漱白(Shu-Bai Hsud)撰写。文中点出,在2025年年初,流感与诺罗病毒同时爆发,台湾医疗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包括急诊室出现严重拥挤情形,病床短缺使情况更加恶化。一名患者还在经过长达143公里的转院后,才被送入加护病房,最后不幸因感染性休克死亡。与此同时,一名政府官员在社群媒体上,对一名疲惫不堪的急诊科医生的轻蔑及讽刺,加剧了公众愤怒。
投书中并援引疫情患者死亡率,指称在2022年疫情激增期间,台湾住院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为58.2%,而日本的死亡率则为12.5%。作者直指,这种显著差异主要归因于重症监护能力不足,及分诊流程延迟。
作者称,台湾未能从新冠疫情中汲取教训,台湾出现医疗体系实施30年来最大规模的护理师离职潮,成为医疗体系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并引数字表示,台湾每万人中仅有62名护理师,落后英国每万人有87名、美国每万人有120名,和日本每万人有121名。
该则投稿并附上一张危及医疗保健等级制度的恶性循环图表,指称不协调的公共卫生政策优先考虑短期成本控制,而不是品质、公平和长期永续性。
该文在昨日遭到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批评内容过于简化,错误百出;强调台湾健保确实存在问题,但没那么不堪。而陈志金医师也认为该文「没提出任何具有实证等级的研究成果,只能当成实证等级最低的『专家意见』,参考就好」。卫福部长邱泰源则认为,投书引述数据错误,打击一线医护士气,将向刺胳针提出澄清,捍卫台湾健保。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为此发出声明稿澄清并道歉,指出文内描述台湾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率为58.2%。此处引用长庚医院于2025年发表于《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的文章,原文为长庚医院COVID-19极为严重须插管治疗的患者中,有58.2%的病人为感染Omicron,并非死亡率;而文中提及台湾护理人力为每万人有62位,应该是2021年时,台湾每万人有78位护理师。
就作者附上的医疗保健等级制度的恶性循环图表,是因在刊出过程中的不明因素导致附件误植,中国附医对此致歉表示,「对于数据引用错误,造成台湾医界困扰,作者深感抱歉,已立即详列整理错误处,向期刊提出更正申请」。
但根据「刺胳针」官网期刊内容,直至截稿为止,仍未修正讹误之处。
《刺胳针》是一份每周一次的同侪审查综合医学杂志,是同类杂志中最古老的杂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