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贤分享自己行医养成的经历,并和台大医院教学部主任陈慧玲、义大医院医学研究部副院长许耀峻,一起从医学教育和临床实务角度,探讨医疗现场的伦理选择与病患互动。他提到,虽然现代资讯发达,年轻人资源多,但对医疗职涯了解不够,常想选自费项目多、收入高的「轻薄短小」科别,但其实急重难罕科别累积的成就感是时间给的珍贵礼物。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郭台铭女儿遭冒名吸金!诓认购「永龄」投资案 套路超逼真(独家踢爆)

他也直言,现在制度设计不良,让很多年轻人放弃困难科别。他认为走急重难罕科的医师,待遇应该比轻科高,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投入。他提到,健保资源有限,却要面对高龄化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庞大需求,因此医院应该调高值班费,例如假日急诊可以给到2万元,并且不能因为科别亏钱就把科拿掉,必须保障必要的医疗服务。

最后,吴明贤分享自己感人的故事。他回忆曾有一位嘉义老乡因肝癌住院,病房插满令旗,他尊重病人的信仰,没有要求拆除,最后与病人成为朋友。原本医生预估只剩半年寿命的病人,竟奇迹般多活了7年。他说,医师就像是执行神旨意的人,「行医虽然无法改变世界,但对一个病人来说,就是改变了他整个世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锋面通过明天全台有雨!北台湾降温「入夜最低1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