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东医师说明,这是「高位直肠癌」合并「小区域肝转移」,也就是第四期癌症。幸好肝转移范围不大,采用烧灼处理后,再透过微创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人排便习惯稍有变化,但不需使用人工肛门,也无明显后遗症。目前她正在接受化疗并定期追踪,尚未出现复发迹象,5年存活率仍有7成以上。

直肠癌近年来明显年轻化,不少人在50岁前就发病,被称为「早发型大肠癌」。李医师指出,早期通常没什么症状,这名病人因长期有痔疮,对血便变化更敏感,才能及早就医。不少人将血便、腹痛或排便改变误认为肠躁症或痔疮,一拖再拖就错过治疗黄金期。李医师强调,定期筛检才是自保关键。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聪明躲过黄子佼魔爪 蔡灿得傻变马路三宝(狗仔直击)

根据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早发型大肠癌没有单一病因,大多是多重因素影响。李医师表示,约16%到25%的病人与遗传有关,其他则跟生活习惯有关,包括吃太多油脂、红肉、缺乏纤维,这些都会让肠道处于发炎状态,久了就容易癌变。青少年若肥胖,也可能增加未来罹癌风险。

因应发病年龄下降,政府从114年起,将大肠癌筛检年龄从50岁下修至45岁,并扩大健保给付达文西机器人手术。李医师提醒,即使没家族病史,也不能轻忽肠道健康,若出现异常症状要马上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存活率。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天气剧变!手摇饮推5折压惊优惠 星巴克明起免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