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原民族语传承在家庭教育扎根,行政院原民会推出「族语保姆」,报名资格为:亲属保母能说流利原住民族语,且家中有三亲等以内未满6岁之未就学原住民族籍婴幼儿。一般保母具「居家式托育服务登记证书」,且能说流利原住民族语,并收托未满6岁之未就学原住民族籍婴幼儿。
热门新闻:为中国发展组织?台湾新住民关怀总会理事长一审无罪 原因曝光

获得「族语保姆」资格后,照顾未满1岁的幼儿每月可获津贴2,500元,1岁以上每个月是3,500元,最高可达4500员,每名保母最多收托2名幼儿,托育到6岁前即退场,为检视成效,原民会将派人家庭访视幼儿口说程度。族语保母未配合辅导,以致无法达标,将注销保母资格。
族语保姆公开遴选是在2月26日在旗山区社福中心举办,近日放榜,114年族语保母遴选共计33人,录取25人。目前族语保母人数,截至今日高雄市有84名,幼儿数113名。

自那玛夏区郡群布农族的考生撒立岚是一位年轻爸爸,他说自从成为族语保姆后,便开始陪伴孩子学习族语,如今孩子已能理解日常生活用语,甚至能说出「吃饭」、「手」、「脚」等词汇,非常开心,希望透过自己的努力,让族语在家庭中自然扎根,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还有母女档携手来应试,其中女儿李思竺仅84年次,不但是位新手妈妈,还是本次最年轻考生,考场上她一边推著两个月大的婴儿,一边与自己的母亲李曾惠美携手应试。她表示,现今会说族语的父母越来越少,因此希望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一边向母亲学习族语,并将这份语言传承给下一代。

高雄市原民会主委阿布斯表示,每年高雄的族语保姆人数,延续计划的加上新年度通过遴选考试的人数,一直是六都之冠,也突显高雄市对于族语传承在家庭教育扎根相当重视。族语保姆制度不仅提供专业的族语托育服务,更促进部落世代间的语言交流。未来将持续推动族语培训与认证机制,鼓励更多族人参与,一同守护珍贵的语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