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认为,民众自己要懂得运用社区医院资源,不相信感冒或拉肚子,社区医院会让你不信任,你的感冒或拉肚子是有多难。事实上这现象,确实以医学中心为主,靠分流下转,行政程序也帮不了医学中心急诊。

其二,检伤要实施很彻底,不是现场分类就好,医院也不用拒绝病人,姜冠宇指出,以台湾急诊检伤与急迫度分级量表(Taiw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TTAS)为主的话,共有五级:

第一、二、三级「复苏急救、危急、紧急」当然是急重症医院责任,第四级到第五级「次紧急与非紧急」通常那些咳嗽发烧的族群都在这里。姜冠宇建议,「让他等到你忙得过来再看都没关系,除非出现濒危变化,否则医院今天的corda(负荷)就到这里,你可以自己思考门诊、其他医院、诊所。」

他指出,英国就是这样,也会为此开特殊门诊纾解,其实台湾适逢风灾期间也有在做,为何就是不能好好立下一个合理的规矩?

姜冠宇强调,并不是住院纾解就好,出院还会再来急诊才是问题。他长期接触非预期短期再住院患者,深觉环境确实有改变。气候变迁之下,温度高就很高,冷也极冷,心血管事件机会必然提高,对传染病免疫力也会变差,特别针对长者这样感受性脆弱的族群,所以居住环境保温性,是未来出院安全的重要评估一环,减少往返依赖急诊,这要全家庭一起配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急诊塞爆医师发文求救!林静仪竟回「呵呵小脑袋」遭砲轰 今松口:会虚心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