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心脏内科主任曾梓维分享,最近半年内就有两名40至50岁的男性患者,因长期忽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最终导致心脏衰竭。他们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无法平躺睡觉、全身水肿等症状,紧急住院治疗。经过药物控制后,仅16天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心脏收缩力(LVEF)也从28%提升至48%,证明现代治疗确实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导致心脏扩大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及瓣膜疾病等,这些问题会让心脏长期超负荷运作,进而变形扩大。心脏衰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心室无法有效收缩(HFrEF),另一种则是心室无法正常舒张(HFpEF),无论哪种类型,都可能加剧心脏扩大的状况。患者常见症状包括:运动或平躺时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重急剧增加,以及长期疲惫、体力下降等。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王大陆「向钱看」铸大错!《少女时代》爆红就闹解约 赴中国9年赚得盆满钵满

诊断心脏扩大可透过胸部X光、心电图、心脏超音波等检查来确认心脏结构是否异常。此外,血液检查中的BNP指数升高也是心脏衰竭的重要警讯。治疗方面,目前医学界已发展出四大核心药物,包括ACEI/ARB、β阻断剂、SGLT2抑制剂及MRA,这些药物能降低心脏负担、稳定心率、减少水分滞留,并帮助心脏恢复功能。若病情严重,医师可能建议手术,如瓣膜修复、心导管支架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来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曾梓维提醒,预防心脏扩大与衰竭的关键在于控制三高,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以及定期健康检查。心脏虽然是人体最重要的「马达」,但只要及早发现异常,配合医疗与生活调整,就能有效减少心脏衰竭的风险,让心脏保持健康状态。

病患胸部X光照片。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心脏内科主任曾梓维提供
病患胸部X光照片。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心脏内科主任曾梓维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铁票价可涨26.8%!交通部今通过 新票价最快这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