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解释,「快乐缺氧」(又称隐形缺氧)颠覆传统「缺氧必喘」的认知,病人血氧浓度可能降至危险值70~80%,却仍行动自如、谈笑风生,犹如藏在笑容背后的呼吸危机。这种现象特别常见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流感)、严重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使医疗人员高度警戒。
为何已严重缺氧,患者却毫无察觉?黄轩指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代偿机制」,人体在缺氧时会自动加快呼吸与心跳来维持氧气供应,但部分肺炎患者因肺部神经受损或中枢神经反应迟钝,无法发出求救讯号。其次,呼吸困难通常来自体内二氧化碳累积,但这些患者的肺泡仍能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即使严重缺氧,也不会感到喘不过气。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罗志祥300万车送友回W饭店 6大袋潮牌当伴手(狗仔直击)
快乐缺氧的最大危机是延误诊疗,当患者发现异状时,可能已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包括脑细胞坏死、心肌缺氧导致心律不整,甚至多重器官衰竭。根据统计,COVID-19重症患者中,约20~30%会出现快乐缺氧,送医时往往已需紧急插管。
如何自保?黄轩建议,家中可备血氧侦测机,若SpO₂低于92%或活动后骤降超过3%,应立即就医。此外,注意嘴唇、指甲变紫、活动时异常疲惫等隐藏症状,若发现异状,可采「俯卧测试」,若血氧回升,可能已出现肺部后侧病变。高风险族群应定期监测血氧并接种疫苗,以降低重症风险。
延伸閱讀:大S猝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S送项链只为教9岁的她认识Tiffany蓝 小S长女从美赶回台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