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发文表示,「我认为,不用谴责大S的延迟就医」,原因不是逝者已矣,而是就医行为原本就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是疾病特性,二是环境,三是患者内在状态,「患者对自己的状况不一定是最清楚的,遑论正确判断」。

姜冠宇指出,大S当下会觉得再看看,「这也是那个世代以上很多病人的思维」,回顾疫情时,很多隔离病房的病人本来看起来还好,结果摄影机呈现改变一个姿势,就坐在那边猝逝了,「病人猝逝前一秒都可能觉得自己『还好』,凡是非典型肺炎进展很多都是如此,包含流感」。

再来是环境,姜冠宇坦言,日本分级医疗制度较为严格,加上语言可能成为心里的障碍,「台湾的医疗亲民,是举世独特环境,还类似多语言环境,你若没有生活在外过,真的很难想像医疗的本质是如何的冰冷与不友善」。

最后是患者本身的内在状态,曾有「幸福感」跨国研究指出,人类投资在医疗,是被认为相对「不幸福」的,这让姜冠宇很震撼,「我难以想像原来医疗本质是如此让人想远离」,因此他认为像大S这样感性的人,会对于有幸福感的事物不经思考追求,而对于冰冷、陌生、过度理性的事物,当然远离,「所以,我是不会责怪她延迟就医,这可能是海外就医的共通困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S猝逝|「日本医师不喜欢看外国病人」 当地医师曝2关键恐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