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aiger 报导,泰国清迈「帕宏坡国家公园」(Doi Pha Hom Pok National Park)迎来一项重要生态里程碑—一只大犀鸟(local 名称为 nok kahang 或 nok gak)现身园区,这是公园 10 多年来首次确认的纪录。

这只珍稀大犀鸟被发现在办公室附近的高大树冠上,让园方人员与野生动物爱好者兴奋不已。公园主任表示:「这是 10 多年来我们森林中第一次看到大犀鸟的正式纪录。这显示我们的生态系统正强劲复原,这要归功于园区员工和当地社区的持续努力。」

大犀鸟是泰国最具代表性的鸟类之一,也是体型最大的犀鸟品种,身长约 120 至 140 公分,雄鸟甚至可达 1.5 公尺。

牠们以醒目的黑白羽色、橙黄相间的大型鸟喙,以及头顶硕大的角状盔突(casque)而闻名。由于一旦配对便终生相伴,也被视为象征忠贞情感的鸟种。

雄鸟的盔突上有黑色纹路,虹膜呈红色;雌鸟眼色较淡且没有盔突纹路。幼鸟的盔突较扁、体型也较小,成熟后才会发育完全。

大犀鸟平时在森林冠层间觅食,最爱野生水果,特别是榕果,也会吃 yangon、pipwan、tasue 等树种的果实。牠们同时是机会主义型的捕食者,也会吃蛇、囓齿类、小型鸟类与昆虫。

虽然常见成双成对,大犀鸟在非繁殖季有时会聚成多达 150 只的大型群体,一同在山谷的栖地夜栖。牠们偏好常绿林、落叶林与混合林,通常出现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

牠们的叫声被形容为「gak gak gak kahang kahang」或「gawah」,也是牠们获得在地暱称的原因。

大犀鸟被拍下出现在清迈国家公园。The Thaiger
大犀鸟被拍下出现在清迈国家公园。The Thaiger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冷空气明杀到!北台急冻破15℃ 专家曝「北极冷空气」南压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