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表于权威期刊《Cell》的研究指出,这种雪崩式老化在科学上真的有迹可循。研究发现:人体并非稳定地老化,而是在特定年龄点会迎来一波「老化激增」,而这个关键时间点,就落在50岁左右。

虽然人类无法真正阻止衰老,但过去研究指出,老化并不非等速发生。有些年龄段,人体的老化速度会突然加快,先前研究曾指出,大约44岁与60岁是两个可能的加速时点。

但关于老化对人体器官的影响,科学界仍有许多未知。

中国科学院再生医学研究员刘光慧(Guang-Hui Liu, PhD)在接受《Medical News Today》采访时表示:「老化是一种横跨多个器官与生物层级的系统性退化过程,是生命科学中最难解的谜题之一」,「我们一直想知道:所有器官系统的老化是否同步?是否存在一个分子层级的『老化总开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缺乏系统性的实证解答。」

刘光慧团队的这项新研究,聚焦在与老化相关的「蛋白质变化」──这让他们得以更清楚地描绘出,人体器官与组织是如何随年龄老化的,并锁定了50岁这个老化转折点。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76位14至68岁之间、因脑外伤过世的器官捐赠者,共计516份样本,涵盖13种组织类型。

样本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内分泌、肌肉骨骼、免疫系统、皮肤与血液等七大系统。

透过这些样本,研究团队建立出一份被称为「蛋白质老化地图(proteomic aging atlas)」的资料库,横跨50年的人类生命历程。

刘解释:「这份地图涵盖七个生理系统与十三个关键组织,从蛋白质的角度,完整呈现出人体老化的全貌与节奏。」

「基因组编码出的两万多种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几乎所有生理过程的执行者。若能系统性地描绘其一生的动态变化,将有助于找出老化的核心驱动因子,进一步锁定精准的干预目标。」

最关键的结论出现在研究尾声——人体器官与组织的老化,最剧烈的变化,大约出现在50岁左右。

研究指出,「45~55岁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段时间内,多数器官的蛋白质表现出现大量剧烈变化,形成所谓的『分子风暴』,这标志著人体进入了系统性、多器官的老化转折点。」

在这波老化浪潮中,主动脉的变化最为明显,且其分泌的蛋白质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呈现高度一致,暗示所谓「老化讯号传导物质(senokines)」可能是广泛传递老化讯息的中枢机制。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48种与疾病有关的蛋白质,会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组织纤维化与肝脏肿瘤等,「器官老化正是慢性病的根本本质。所谓的老年病,其实都是器官老化的各种表现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9月新制一次看!高铁宁静车厢上路 长照3.0开跑、血脂药健保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