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28日报导,黎智英案的悬而未决,是否会被判有罪并非重点,因为香港法院对国家安全案件的定罪率接近100%。重点在于,面对外国政府压力,中国会衡量继续关押与释放黎智英,何者对自身更有利。因此,黎智英的家人和支持者把获释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

报导提到,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本月稍早表示将竭尽全力「营救」黎智英,同时承认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恐怕不会太高兴」。

华府「捍卫民主基金会」资深中国研究员辛格顿(Craig Singleton)表示,若北京采取战略考量,释放黎智英将成为「代价不高的善意举动」,有助于维持与华盛顿的关系稳定。

然而到目前为止,习近平似乎没有展现出妥协之意。中国政府很可能将黎智英作为典型案例,作为挑战北京权威后果的警告。辛格顿预测,在川普公开表示将协助黎智英后,习近平将采取「极端路线」,将「本可解决的案件变成白宫的负担,可能令川普难堪」。

报导说,在实务上,川普政府将贸易稳定置于人权之上。本月11日,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休战延长了3个月,以避免紧张局势升级。川普似乎也在试图降低外界期待,表示他仅承诺向中方提及黎智英案情,且已履行这个承诺。

辛格顿表示,「令人遗憾的是,人权不再是双方的核心议程。出口管制和工业竞争才是」。他还说:「黎智英的案子在道德上是很明确的,但在目前围绕战略技术和关税展开的中美关系中,其政治影响力已趋边缘化。」

黎智英被控两项「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检方称他是策划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的「主谋」。在法庭上,检方的重点是黎智英与美国政界人士的会面、与官员的通信,以及他在接受新闻媒体或社群媒体采访时表达的观点。

黎智英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在长达50多天的庭审中表示他没有向任何海外人士寻求政治支援,只是要求他们支持香港。他的律师在结案时辩称,支持言论自由,或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改变政策,并非错误。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千亿身家杜拜公主去年才「休夫」 今宣布将二婚情定美国饶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