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医学报导,目前坊间各种间歇性断食法常见形式包括:

16:8法:每天在8小时内进食,其余16小时禁食

5:2法:每周5天正常饮食,其余2天禁食或大幅限制热量

4:3法:每周有3天禁食或低热量摄取,其余4天正常饮食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65名有过重或肥胖问题的成人参与这项为期12个月的研究,并随机分配成两组:

4:3 断食组:每周有3天采取限制热量的饮食(仅摄取每日需求的20%),其余4天则正常饮食,强调健康均衡。

每日热量控制组:每日减少约34.3%的热量摄取。

所有参与者皆获得免费健身房会员资格、团体支持课,以及营养计算与摄取指导。研究员鼓励他们每周进行至少300分钟的运动。

研究结果:4:3断食组减重效果略胜一筹,平均减重7.6%

每日热量控制组平均减重5%

其中,4:3断食组有58%的人减重超过5%,而每日控制热量组为47%。

 

尽管体重差异具意义,研究人员也指出,在其他如心血管代谢指标方面的变化,数据尚不够精确,无法下明确结论。

该研究作者卡特纳奇医师(Victoria A. Catenacci, MD)指出,「每日控制热量虽是最常见的减重方式,但长期坚持对许多人而言极具挑战。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4:3 间歇性断食是一种更容易坚持的替代策略,在配合行为改变辅导的情况下,长期效果可能比每日控制热量更为显著。这种方式应列入科学证据支持的减重方法之一。」

未参与研究的减重外科主任阿里医师(Mir Ali, MD)指出,「这项研究中,4:3断食的效果属于温和成效,但仍具参考价值。间歇性断食已在多项研究中展现益处,但尚需更多研究确认最理想的断食方式,因为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

他也建议,未来研究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或族群细分,以探索最合适的方式。

营养师理查(Monique Richard, MS, RDN, LDN)也针对这项研究表示,「这种断食方式有点像所谓的『新陈代谢混淆法』或『热量变换法』,透过让身体处于热量盈余与赤字之间的切换,加上间歇性的运动刺激,可能有助于身体代谢调整。」

她也强调,成功与否会因个体差异,与研究设计方式而有所不同,结果不一定能广泛套用。

建议的执行策略

循序渐进:先尝试一天禁食、一天摄取80%热量,再慢慢拉长禁食天数

非禁食日也要节制:不是放纵的借口,仍需维持健康饮食原则

实际上,就如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4:3方式可设定,为一周3天摄取每日需求的20%热量,其他4天正常吃,非连续进行,较容易坚持。

理查总结说,「我们发现,最有效的减重方式往往是稳健、有计划、根据个人状况量身打造的策略。饮食、活动习惯、心理与社交健康、甚至神经可塑性训练,皆为维持整体平衡生活的重要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