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美中贸易战再升高,美国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贸易代表署评估美国海运与物流产业后认为,中国涉及不公平贸易,建议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籍和中国造货轮征收高额新规费。


华尔街日报报导,根据美国贸易代表署22日公开的建议案,美方有意对中国所属或制造的货轮,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时征收百万美元新规费。美国进出口业者面临运费高涨之际,成本可能还将大幅提高。


2023年,中国造船业者制造的货轮、油轮和其他海洋船只,占当年全球总数一半,从亚马逊(Amazon)、福斯汽车(Volswagen)到美国的农产品与能源业,都仰赖中国制货轮进行跨国运输。


如果建议案获采行,将直接冲击全球最大的海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根据美国官方资料,属于中国国企的中远海运等企业船队,在2024年1月已占全球商用货轮总数的19%。


贸易代表署建议的新规费也将影响非中国籍业者,欧洲的马士基集团(Maersk)与地中海航运公司(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向中国购入货船,这些船只未来进入美国港口也得缴费。


拜登(Joe Biden)政府去年3月开始研究中国对海运、物流及造船等行业的影响,贸易代表署今年1月评估认为,涉及不公平贸易操作。向中国籍与中国造货轮大幅增加进入美国港口规费的建议案,在3月24日举行听证会前将公开咨询意见。

 

最高每次开征100万美元

全球海运业界还在了解建议案的可能影响。依据已公开的内容,中国造货轮即使目的地不是美国,只要停靠在美国港口,依照不同吨位,最高得缴交100万美元(约新台币3270万元)。此外,如果业者继续向中国订购新货轮,依据数量,可能还得再缴最高可达100万美元的规费。


依照建议规定,中远海运的中国造货轮每次停靠美国港口,除了入港费用外,最高可能再被征收100万美元。


丹麦韦斯普契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执行长颜森(Lars Jensen)表示,业者的总成本将因此至少增加10倍,美国进出口业者与消费者都将受到影响。希望美国社会讨论建议案时,能够避免这项疯狂举动。


美国造船业已许久未建造商用货轮,海军是唯一主要客户,因缺工与成本提高,经常未能如期交舰,中国生产全球大部分的商船,无法接单才转至韩国和日本。


建议案将推动限制一定数量的美国出口货品.由悬挂美国国旗或美国产制的船只运送。今年计划出口海运量的1%必须由美国业者经手,未来7年,出口量的15%必须由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送,当中有5%必须是美造货轮。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俄乌战争3周年 川普称与普丁谈终战、并要乌克兰速签「矿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