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引述纽约时报报导,川普指责台湾在自身安全上的投入远远不足,并认为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上取得不公平的优势,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认为:「我觉得台湾自认与美国关系良好,在国会中有许多朋友,因此能挺过这场风暴,但川普的言论让台湾警觉到,他们其实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世界各国都在适应川普的强硬作风,但对台湾而言,利害尤其重大。台湾几乎所有主要军事装备都仰赖美国供应,1/4出口直接进美国。此外,华府在国际上对台湾提供的政治支持,也是台湾抵御中国压力的关键。
即使川普最终未实施关税,台湾仍将面临美国的其他压力,包括对美庞大贸易顺差。而且许多华府人士认为台湾军事支出与准备不足,尽管台湾已向美国采购数以十亿计美元的军事装备,但交付情况严重延宕。

过去在美国国会中强力批评中国当局的卢比欧(Marco Rubio)如今接任国务卿,瓦尔兹则成为川普的国安顾问。两位台湾友人任职川普政府,让台湾官员抱持希望。但部分在川普第一任期强力支持台湾的美国官员并未进入新政府,像是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
咨询公司中国策略集团(China Strategies Group)现任总裁强生(Christopher K. Johnson)指出:「某些在台湾议题上的强硬鹰派被排除在外,这明显反映出…台湾似乎押错了一些宝。」
新任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Elbridge Colby)去年5月撰文警告,台湾不应认为自己对美国不可或缺。他指出:「保护台湾,对美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但美国没有台湾也能存活。」
柯伯吉和其他五角大厦官员主张,台湾应该提高军事支出至占经济产出至少5%,或是当前国防支出的两倍。
纽时在报导中表示,台湾政府虽已承诺扩大军事支出,但不少台湾专家和官员私下对5%的目标存疑。赖清德总统的政府遭在野党主导的立法院抨击浪费公帑,并抑制今年部分的国防预算。
与此同时,台湾对美关系也萌生无力感,包括美国严重延宕交付台湾已支付费用的军备。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资深研究员叶望辉(Steve Yates)指出,台湾被要求提高军费,却迟迟未收到已采购的军备,这的确令人不满。他指出,美国应该先解决自身国防产业供应链问题,再来要求别人采买更多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