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过去一周股票型ETF再获196.3亿美元净流入,其中美国市场流入111.22亿美元最突出,亚洲与欧洲市场也有资金进驻。不过,日本与中国却分别遭20.73亿与1.42亿美元净流出。产业ETF方面,金融、保健与科技吸金最多,主题及不动产相关ETF则成为主要流出资产。
在AI股修正影响下,台湾与南韩市场面临外资大幅卖超,其中台股单周遭净卖超31.47亿美元,为亚洲最重。越南、泰国等市场同样遭调节,仅印尼与印度股市获外资净买超,资金走向出现明显分化。
债市方面,降息预期推升买盘,固定收益型ETF单周净流入120.67亿美元,其中美国债市流入79.05亿美元最多,亚洲与欧洲债市则分别进帐8.84亿与3.87亿美元。依债券品质区分,投资等级债市流入71.48亿美元,非投资等级债则小幅流出,显示市场仍偏好稳健配置。
富兰克林证券投顾指出,鲍尔于央行年会释出鸽派讯号,市场解读为降息大门已开,投资情绪明显回温。法人分析,若货币政策重回宽松,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著陆」,历史经验亦显示降息期间美股涨势可望扩散,加上美元评价偏高,资金有望推升非美元资产行情。建议投资人广纳美元及非美元股债资产,核心配置平衡型基金、复合债及非投资等级债券,股市则聚焦科技与创新产业,并搭配日本、欧洲及印度股票基金,另建议以5%至10%配置黄金基金增添多样性。
富兰克林坦伯顿研究院主管史蒂芬‧多佛提醒,虽然市场乐观,但鲍尔仍强调通膨风险偏上、就业风险偏下,政策走向仍高度依赖数据。基金经理人表示,通膨降温趋缓、政策不确定性犹存,但美股持续创高,反映AI带动的「美国例外论」。科技基金经理人则指出,AI尚未完全反映其效率提升效益,若能使知识型劳动力生产力提高10%,将释放逾5兆美元市场价值。
富兰克林坦伯顿日本基金经理人邱正松认为,日本股市在关税协议与企业治理改善下结构性报酬率可望提升,估值具优势且资金持续流入,短期内趋势不易逆转。整体而言,降息预期推动资金再平衡,美股、债市及非美元资产皆现投资契机,投资人应趁势进行多元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