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选择性信用管制,新增名下有房屋者,第一户购屋贷款不得有宽限期,首购最高可贷8成;自然人的第二户购屋贷款最高成数从6成调降至5成。 信用管制区域从原本的七大都会区台北、新北、桃园、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更扩及全国适用。
财政部今公布2025年7月全国赋税收入实征净额新台币8,768亿元、年增3.1倍。代表房市交易动能的3项税收,7月实征金额继续呈现双位数年减状态。
土地增值税7月实征66亿元、年减18.2%,此已是连续5个月双位数负成长,与6月相较月增15.7%。财政部统计处副处长刘训蓉表示,就县市别观察,新北市、台北市、新竹县减少幅度较大,主因房地交易量明显下滑、大额税款案件年减;高雄市因有较多大案件挹注,成为六都唯一增加。土地增值税前7月实征428亿元、年减18.5%,刘训蓉表示减少规模较大者包括新北市、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虽是六都唯一逆势成长的县市,但累计年增幅明显收敛。
契税7月实征15亿元、年减12.5%,是连续5个月负成长,与6月相较月增5.3%。刘训蓉表示六都当中减少规模较大的是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原因也是不动产交易量明显下滑,桃园市、台北市呈现增加。契税前7月实征91亿元、年减17.2%。她表示六都当中以新北市、高雄市、台南市减少较多,桃园市呈现增加,因20万元以上税额案件增加较多。
个人房地合一税7月实征58亿元、年减20.3%,已连续4个月双位数负成长,台中市、高雄市、新竹县减幅较大,六都唯一增加的是新北市。房地合一税前7月实征295亿元、年减19.4%,减少较多的是台中市、高雄市、桃园市,新北市比去年同期增加21.7%。
刘训蓉分析,不动产市场持续受到央行信用管制措施、银行房贷紧缩等因素影响,加上全球经济情势因美国关税政策、谈判进展充满不确定性,整体市场观望氛围浓,减缓房市交易动能,此外新台币升值压缩房贷的承作空间,银行审核更趋谨慎,排拨贷款时间拉长,部分民众因此购屋态度转趋保守。
延伸閱讀:20%关税冲击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