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富邦财经趋势论坛年中场将于明天7月2日中午12:00于「富邦FUBON」LINE官方帐号、脸书粉丝团直播,集结富邦金控、台北富邦银行、富邦投顾、富邦证券、富邦投信等专家团队,分享下半年的经济方向及最夯的ESG投资趋势,听众可在QA时间直接在线上与讲者互动。 

富邦金控今举办「2025富邦财经趋势论坛」年中场记者会,富邦投顾董事长陈奕光以「牛熊同体下之资本市场大乱斗:投票机vs.体重机」为题,分析2025下半年股市投资策略。

台股选股策略部分,陈奕光提出可采「富邦ANGELS」术,瞄准AI供应链(AI需求、机器人)、NTD Appreciation台币升值(航空、旅游、食品业与资产题材)、Government Policy(政府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如无人机产业、电子需求及净零碳排绿能刚需)、ETF(高股息、市值型等)、Low P/E (价值投资),以及Satellite(低轨卫星)相关主题布局。

川普第二任期加征关税措施,使得2025年前5月全球股、债市报酬率落后黄金,企业盈余展望因关税及高利率等因素调降,评价面回升至相对高点,限制追价空间。美元走弱,跌破百元价位,推升市场持有黄金需求。川普关税战延伸至中国以外国家,恐抑制贸易增长。

富邦投顾董事长陈奕光(图左),以「牛熊同体下之资本市场大乱斗:投票机vs.体重机」为题,分析2025下半年股市投资策略。许丽珍摄
富邦投顾董事长陈奕光(图左),以「牛熊同体下之资本市场大乱斗:投票机vs.体重机」为题,分析2025下半年股市投资策略。许丽珍摄

关税战抑制贸易成长,川普减税将加重财政赤字及债务压力。陈奕光表示,在主要股市中,以台湾与美国巴菲特指标最高,台股因高成长的科技股权重,美股则同时有品牌及技术优势。2024年台股巴菲特指标较前5年提高66%、美股与日股提高27%与26%;陆股仍较前5年均值低,相较之下具有价值投资吸引力。全球股市4月受对等关税冲击大跌,但中旬之后快速反弹,大部份股市本净比(PBR)均已回升至10年均值以上,目前仅沪深300、南韩KOSPI较低,股价反弹压缩美台股殖利率。

观察国家债务与GDP表现,台湾债务占GDP仅26%,远低于成熟经济体,但有公务机关退休金等潜在负债。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237%,仍为主要国家中最高。美国因疫情纾困,2020年比重曾达到132%,2024年虽降至121%,但仍较疫情前5年平均提高14%。川普再推减税,估将加重财政赤字与债务压力。

陈奕光分析,由于台湾及中国大陆主要从事代工,因此毛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落后,但台商更擅于成本控管,因此净利率表现已可赶上欧股企业,预估台股2025年净利率将有机会挑战10%。

根据过去历史经验,陈奕光表示联准会暂停升息至下一轮启动降息间隔平均约10个月,暂停升息期间标普500平均涨幅19%。2025年因关税不确定性暂停降息,美股已大幅反弹,利空式降息的机会降低,陈奕光建议观察第三季川普是否刻意压低股指,逼迫鲍尔降息。但从2009年至2025年美国10年债殖利率对应标普500,预估未来一年本益比,高利率期间未必压缩PER,此波美股反弹,预估本益比已高于殖利率位于4至4.5%区间时,20.4倍平均预估本益比水准,距离高位仅3%,投资价值限缩,指数空间须仰赖盈余调升。

陈奕光提出借由观察「12率」来解析市场,包括「景气前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估难重登荣枯值、台湾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NMI扩张程度趋缓;「景气中锋」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指数现况平稳、剪刀差扩大,关税为美国通膨隐忧;「企业温度计」则是毛利率与营业利益率,由于台股与陆股大型企业以制造业为主,毛利率低于以品牌、设计为主的欧、美上市企业,但在营利率表现上,台股今年首季则回升至近10年次高水准。

「经济成绩单」为国民生产毛额GDP与失业率,美国第一季GDP小幅衰退0.2%,失业率持稳于4.2%,而中国与台湾GDP成长率高于5%,但因下半年需求提前发生,预期经济成长将呈现前高后低,下半年外贸将趋缓。「经济橱窗」为企业营收与盈余成长率、股利率,美企业盈余估先抑后升,5月底LSEG分析师调查,下修今年标普500企业盈余成长率估值至8.3%,仅科技、通讯服务与健康照护盈余成长可望达双位数,预估2026年将回升至16.7%。稳健投资者以高股利率股市为投资重心,股价反弹虽压缩股利率,法股、陆股、台股预期仍可望高于2.5%。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普遍朝向宽松、公债殖利率呈现区间格局,市场观望关税影响并等待Fed降息。

对于美中角力战争中,陈奕光看好AI应用,他指出,科技创新向来是股价重要推手,回顾Nasdaq近40年来走势,每当有创新性科技产品问市时,总会造就一代股王并带动股市,包括1990年代Wintel、2000年代Google、2006年Apple、2012年Tesla,以及2022年Nvidia。包括PC、网路、手机、电动车等都是走到终端大众市场,下阶段可以期待边缘AI落地。生成式AI兴起后,AI市场开始加速成长,应用面涵盖云端训练、自驾车、机器人、医疗等,2022年市场规模4500亿美元,到2029年时将放大至1.52兆美元,CAGR达22.3%。

资本市场表现部分,科技股市值大幅提升,陈奕光表示剖析标普500中,科技及金融股权重最高,科技股权重由10年前的20%上扬到目前的30%以上,通讯服务接近1成,金融股为10-17%。沪深300则是以金融股权重最高,但近10年呈现递减,目前已降至25%左右,工业股权重在11-17%,资讯类股权重由10年前10%以下升至15%。台股也是电子股权重最高,近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来到69%,传产权重由36%降至20%;金融股维持10%。

今年电子股获利成长估2成,传产金融股衰退逾1成。陈奕光指出,2003年以前台股由市场主力主导,指数表现与获利关连性较低;2003年开放外资投资台股之后,PER及PBR等评价观念逐步导入,加上法人交易占比日益提升,台股表现与获利呈现同步走势。近两年台股攻克2万点,主要受惠AI趋势带动的供应链获利水涨船高,以及台湾企业在AI产业中占有枢钮地位。

在资金、筹码面,超额储蓄回升,2025年超额储蓄将再创高,超越4兆大关、近三年投信买超金额可观,所有ETF市值共达6.4兆元,约占整体上市柜市值的8.5%,预计ETF风潮延续,可再成为台股盘面重要推动力。今年4月迄今台币升值,外资5月份已由卖超转为买超,台币升值可望吸引外资买盘进场。而在历年大盘融资余额大减后,后续指数上涨居多,加上企业买回库藏股更有助筹码安定。

整体来看,陈奕光表示,反应对等关税及汇率冲击,台股第一季获利超过预期,富邦一度上修2025年获利预估至4.74兆元,第二季起受川普对等关税战波及,考量关税战效应及汇兑不利因素,将台股获利下修为4.3兆元、年增6.5%。电子股获利成长率稍有压抑,但在AI及半导体带动下,获利仍维持20.3%成长。传产在航运股获利缩水下,全年获利衰退13.8%。金融股受到股汇债三市波动剧烈,加上去年基期较高影响,估计获利年减14.3%。

延伸閱讀:关税战停90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筑波科技导入LadyBug最小USB感测器 进军80GHz卫星通讯与6G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