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全分析,美国总统川普推动的关税政策,并非单纯的贸易壁垒,而是「目标与手段的混合体」。王健全指出,美国年进口金额约3.3兆美元,若对全部进口品项课征10%关税,将为联邦政府创造3,300亿美元税收,有助缓解高达5,000亿美元的年度利息支出压力,亦为2025年规划中的企业与个人减税方案铺路。

更进一步观察,川普团队已采取「分级考卷」策略,要求各国针对投资落地、非关税壁垒、农工产品采购等项目展现合作诚意,借此换取关税豁免。台湾目前评估约落在60分的基本线,若能在半导体供应链重组与军购加码方面再提升,有望获得10%至20%的优惠关税待遇。

针对高利率政策延续对市场的压力,王健全示警,当前美国联准会维持高利率已导致三重社会压力浮现:首先,股市与债市同步下跌,削弱资产配置效益;其次,中产阶级承受6%至7%高房贷利率的财务压力;第三,低收入族群则受到输入性通膨侵蚀生活成本,整体社会消费信心下滑。

王健全预期,这些结构性压力将迫使川普在选前调整战略节奏。更进一步,他认为「货币正常化」将成为下一场战场,美国近期对亚洲主要货币升值施压,尤其针对日圆,可能意图透过汇率平衡出口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日圆结合其国际化程度与半导体复苏题材,正在重新成为市场认定的避险货币。

面对政策与汇率双重变数,王健全呼吁传统产业积极转型。王健全表示,产业没有夕阳,只有公司没跟上时代,「AI赋能」与「ESG转型」将是突围关键。他举例指出,CNC工具机导入AI检测系统后,产品良率提升12%;石化业者则透过开发半导体级化学品,将毛利率从20%突破至35%。同时,他建议投资人应关注「新刚性需求」产业,包括5G通讯、绿电基建、智慧医疗等主题,这些族群的个股本益比普遍低于大盘15%,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资产配置策略,王健全强调防御为主,建议股债比例调整为4:6,并提高日圆计价资产部位至15%、黄金配置维持5%,以因应潜在的地缘风险与通膨压力。他也透露,目前已有跨国企业启动「台湾风险溢价」评估机制,要求供应商提供能源中断应变计划,这将进一步促使台商加快海外产能布局,以分散风险。

徐翊达则从资本市场观点出发指出,市场最怕的不是利多或利空,而是「不确定性」本身。随著川普的关税战升级,金融市场近期出现罕见的「美元、美债、美股三跌」现象,显示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动摇。徐翊达形容这场贸易冲突为「21世纪的经济版诺曼第登陆」,将深刻改写全球供应链与产业版图。他强调,台湾能否在「财政关税化、贸易金融化」的乱局中,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将决定未来十年的经济命运。

对于当前的资产配置建议,徐翊达提出「股债五五比」的中性策略,并看好台、美、欧、日四大市场。台湾因AI应用成长与工业需求稳健,基本面仍具支撑力;美股大型科技公司估值已自高点回落至中性区间,具备重新布局条件;欧洲则因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ECB)最快6月将启动降息循环,年底前仍有2至3码的降息空间,有利提振股市与债市表现;日本则因与美方的关税谈判领先,外资回补动能明显,加上本土企业商社展现韧性,整体前景乐观。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经贸秩序快速重组下,投资人应更注重策略弹性与风险分散。

延伸閱讀:关税战停90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环球晶Q1财报|营收创同期第3高、每股赚3.05元 全球6国策略性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