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指出,AI市场正快速膨胀,从当前约2,300亿美元规模,预估2032年将飙升至2.7兆美元,然而目前仍属投资初期,缺乏稳定商业模式,能源消耗已成技术扩张的瓶颈。面对高能耗挑战,各国政策也加速到位:美国强调企业自主承诺零排放,欧盟自2026年起要求AI能源透明揭露,中国则透过政策提升PUE与再生能源占比。

郑平引述报告指出,高达38%AI供应链企业认为「电网韧性」是推动永续最迫切的挑战,尤其目前资料中心高度集中于基础设施完备区域,老旧电网负荷过重、升级受限于法规与供应链延迟,再加上气候变迁影响,供电中断风险日益升高。

为因应此挑战,郑平呼吁业界应采分散式电力架构,导入微电网与储能设备,并搭配氢能、高压直流供电(HVDC)、液冷与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强化智慧城市与超大规模资料中心(Hyperscale DC)的电力调度与稳定性。

郑平也提到,台达电身为全球电源转换技术领导者,积极投入高效率供电技术研发,同时因应企业端AI地端部署需求,开发出可工厂预组、现场即插即用的「货柜型AI资料中心」,内含计算、供电、散热与网路模组,将于今年COMPUTEX中首次亮相。

郑平强调,AI的永续发展关键不仅是技术升级,更在于跨领域的合作与共同治理。今年2月在巴黎举办的AI高峰会中,由法国与印度共同发起「永续AI联盟」,有来自14个国家、47家科技企业以及国际能源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参与,台达电也是台湾首家加入的企业。郑平强调,AI要永续,科技发展与能源治理必须同步进化,期盼业界携手合作,推动AI与环境平衡发展,迎向真正智慧且永续的能源新未来。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月报税起跑!各银行刷卡缴税优惠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