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湾以13家获选机构再度蝉联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33家)和美国(18家);上榜机构按英文字母顺序为华硕(ASUS)、友达光电(AUO)、中光电(Coretronic)、台达电(Delta Electronics)、鸿海(Foxconn)、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联发科(MediaTek)、南亚科技(Nanya Technology)、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瑞昱半导体(RealTek Semiconductor)、台积电(TSMC)、华邦电子(Winbond)、和纬创资通(Wistron)。
今年科睿唯安透过「永续发展」、「福祉提升」、「高效流动」、「全面连接」及「自动化」等五大宏观力量分析技术融合现象,即整合各科学与工程领域,进而推动将创新应用于产品中;尤其在最关键且最具价值的前0.5%受保护创意中,汇聚创新力量的融合发明占比近40%。
今年名单涵盖11个国家与地区,相较去年增加1个。日本以33家机构上榜稳居全球最大创新机构国(比2024年少5家);其次为美国的18家位居第二;台湾13家、德国和南韩各有8家、法国7家、中国6家、瑞士3家、荷兰2家,瑞典和今年重返榜单的芬兰则各有1家。
产业别来看,与2024年各产业别的占比变化不大,仅有个别领域增减一至两个名次。今年有四个领域的入选机构增加、五个领域的数量减少;其中,电子和运算设备产业的占比仍为最高,其次依序为半导体、工业系统和汽车产业。
科睿唯安智慧财产权事业群总裁Gordon Samson表示:「全球发明数量自2000年来已成长80倍,在创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日,能入选全球百大创新机构是一项卓越的成就。如今,市场竞争比以往更加国际化,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往往能对全球产业带来深远影响,超级连结和技术融合在推动创新方面扮演著关键角色,全球百大创新机构的创新目标在于技术和知识的部署与传播。」

2025年报告其他重要内容,包括: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蝉联其全球排名第一的创新机构地位。
六家公司首次跻身全球百大:三星电机(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奇异航太(GE Aerospace)、西门子能源(Siemens Energy)、宁德时代(CATL)、FORVIA和开拓重工(Caterpillar)。
六家企业强势回归:诺基亚(Nokia)、日本电信电话(NTT)、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及华硕(ASUS)。
16家历年皆获奖单位持续蝉联榜单: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本田(Honda)、丰田(Toyota)、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高通(Qualcomm)、东芝(Toshiba)、日立(Hitachi)、爱立信(Ericsson)、陶氏(Dow)、富士通(Fujitsu)、波音(Boeing)、信越化学工业(Shin-Etsu Chemical)、汉威联合(Honeywell)及日本电气(NEC)。
全球百大创新机构排名由科睿唯安智慧财产权与创新研究中心编制,以严谨的研究方法为本并采用德温特强度指数(Derwent Strength Index),该指数源自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与全球专利资料,衡量各项发明的影响力、成功足迹、技术独特性以及投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