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成新切入点 视觉先行引导入门
台湾第一间日本酒专卖店「吉力酒藏」的执行总监郭晓怡指出,这类清酒不仅外型抢眼,更常跳脱传统书法风格与纸质标签设计,改以色彩、插画、现代图腾表现风格。这些设计通常结合季节、在地文化、IP联名等主题,成为年轻人踏入清酒世界的入门桥梁。
郭晓怡认为,视觉的吸引力可降低消费者对陌生酒款的心理距离,尤其对于尚未建立品饮经验的新手而言,外观美感往往就是「愿意试一口」的开始。

七款风格清酒成打卡热品
以设计见长的清酒中,不乏有「酒标比酒名更有记忆点」的案例。例如佐贺县锅岛的「四季月系列」,每款以不同季节的月亮意象命名,跳脱传统常规品项的包装,改采用鲜亮色彩,并调整酒体风味,花月(春)主打缤纷花果香,相月(夏)较轻爽解腻,丰收月(秋)是冷卸酒,风味沉稳,新月(冬)为当年度新酒,呈现新鲜纯净感,是兼具视觉与口感的代表作。

来自宫城县的黄金泽HITOMEBORE Brut(一目惚れ),其名称出自宫城县研发的稻米品种「一见钟情」。爱心造型酒标上还有一颗水钻象征这份直觉的吸引力,成为拍照与话题双重热点;包装视觉背后连结在地米种,也让消费者品味与土地情感相连。

青森县陆奥八仙V1116选用葡萄酒酵母酿造,酒标简约仅保留「八仙」小标,搭配透明瓶身与极简风格,贴近葡萄酒视觉语汇,酒体香气近似白葡萄酒,风味柔顺,是许多入门者的首选。

另一款同样来自青森县、属于八仙家族的高端酒品—「壶八仙 纯米大吟酿」则更具文化深度。酒名来自中国「醉八仙」典故,传说中八位仙人每日齐聚,以壶共饮,享受清酒之乐。酒款使用日本美浓烧古风器皿装盛,不仅是品酒,更像是一场回归传统与美感的仪式体验。

栃木县仙禽的季节限定酒则以以插画展现童趣,春樱、夏虫、冬雪等意象串联起一年的视觉故事。此系列亦与潮流品牌UNITED ARROWS合作,使其同时在时尚圈与酒类市场取得关注。

而福岛县haccoba Zairai 森,走创新路线,将清酒融合Craft Sake概念。瓶身色彩缤纷,以森林为主题,元素取材自榧木、山胡椒、魁蒿与杉果,呈现精酿风格的自然美学。这款酒标与内容物同样讲究细节,展现新一代清酒品牌的设计企图。

最后,山形县的「N by Hidetoshi Nakata」则是精品级清酒代表。前日本足球明星中田英寿与十四代酒厂高木酒造合作,每年全球限量千瓶。瓶身由佐藤大设计,海洋蓝色在光影下展现深邃层次,搭配书法家紫舟的「N」字挥毫,视觉与内涵兼具,成为日本酒国际化的旗舰作品。

从拍照分享到味觉探索 网红效应推升热度
许多消费者初次接触清酒,是因为包装吸睛,进一步因为风味契合而愿意回购。社群平台上,有不少人会在饮用后主动分享心得,也因话题性设计或IP联名(如蜡笔小新款)吸引大量转发。
此外,网红与KOL的带动也是关键。例如「少女人妻的粉红玩具」、「恩熙俊」等知名人物推荐某些清酒后,常能带动销售与搜寻热度,使部分酒款迅速完售。
设计趋势走向分众化 本土与国际市场并进
清酒设计风格呈现两极发展:一方面,入门与日常酒款走向创新与趣味化;另一方面,高价与传统酒款则仍维持书法字体、简约瓶身等经典设计。这也反映了品牌在拓展年轻与国际市场时,逐步调整策略。
在国际化方面,一些品牌已开始舍弃汉字命名,改用英文或法文酒名,并透过颜色标示系列区别。例如十四代的红、黑、金标,即为不同系列产品。

颜值是敲门砖 风味才是关键
对于初入清酒世界的消费者,郭晓怡建议可先从「陆奥八仙V1116」或「锅岛四季月系列」著手。这两款不仅包装吸睛,风味也较易入口,适合作为认识清酒的起点。她表示「外型吸引人没问题,但要喝得开心、找得到适合自己的味道,这样才会持续探索下去。」
在新旧并存的清酒市场里,「颜值」正改写人们对这项传统饮品的印象,也带动年轻族群用不同方式认识与感受日本酒的文化与魅力。未来,这场从酒标开始的文化体验之旅,或许才正要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