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每3至5位成人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却多数毫无自觉。如今,脂肪肝正式被视为全民新国病!台湾肝脏研究学会携手诺和诺德、台生科、高雄医学大学与中山大学,启动全国首创的「代谢脂肪肝与肥胖风险分层及管理智慧筛检计划」,预计三年内扩展至25家医院,打造全台第一张「代谢性脂肪肝防治网」,全面翻转慢性病预防模式。
本计划将建立「台湾脂肪肝登录资料库」,结合智慧筛检、大数据与AI分析,推动精准医疗,从早期风险辨识、分层管理到个人化治疗建议,让脂肪肝不再「默默恶化」。出席见证的包括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司徒惠康、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副召集人陈志鸿教授及丹麦商务办事处代表,显示此计划具高度政策与国际医疗意义。
台湾诺和诺德总经理杜翰思指出,脂肪肝已是全球公共卫生重大议题,欧美每年因此付出的医疗与社会成本动辄数百亿美元,「若无有效预防,后续引发的肝硬化、肝癌与心血管疾病,将是国家医疗系统难以承受的负担。」他强调,透过智慧筛检与风险识能提升,将协助台湾朝向更精准与预防导向的慢病管理迈进。
与传统依赖超音波或肝纤维化扫描不同,此次导入的非侵入性智慧检测技术,结合风险评估工具与临床决策支援系统,不仅提升筛检精准度,也能大幅提高筛检覆盖率。高医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庄万龙指出:「过去很多患者是在病情恶化才被发现,智慧筛检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可以提早阻断病程。」
技术平台由国卫院与华硕合资成立的台生科主责,董事长梁赓义院士表示,这套系统不只是筛检工具,而是完整的慢性病管理生态系,「从资料搜集、分析到临床应用,真正做到预测医学与个人化健康管理。」
学界也同步参与,中山大学将协助推动研究与临床共识,深化脂肪肝的防治与教育。台湾肝脏研究学会会长刘俊人教授提醒,脂肪肝如今已正名为「代谢性脂肪肝病(MASLD)」,不再只是肝脏问题,而是全身代谢警讯,与心肌梗塞、中风风险高度相关,越早介入,越能避免走向肝硬化与肝癌。
司徒惠康院长指出,这项跨界合作正是「健康台湾」政策的具体实践,以科技为辅、预防为本,建立可复制的智慧医疗模式,未来更将作为健保政策与公共卫生决策的重要依据。预计三年后,台湾将跃升为亚洲智慧脂肪肝防治的领航国。
这场结合AI、大数据与医学的防治行动,不只是医疗升级,更是一场攸关全民健康的战役。当脂肪肝不再沉默,台湾也正为慢性病防治写下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