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宏指出,借由推动老旧建筑物修缮与机能更新,可有效提升国人居住安全与设计品质,并降低建筑能耗;自主都更的推动则是提供财政支持,降低民众自行筹资的困难。另一方面,内政部亦积极检讨住宅公共设施配置比例与购屋合理负担等问题,推动虚坪改革,期使住宅产品公设配置回归合理设计,保障民众实际使用空间与交易公平性。此外,为因应国家2050净零排放政策目标,内政部亦启动「近零碳建筑减碳旗舰行动计划」,透过老宅延寿与社会住宅示范推动,带动更多建筑物导入节能设计,强化近零碳建筑扩散效益,同时结合跨部会资源,建立绿领人才培育机制,回应营建产业转型所需,厚植住宅部门减碳力道。

一、老宅延寿与扩大自主更新:在地安养、自主都更财政支持
董建宏指出,我国建筑物普遍面临「人屋双老」挑战。为此,内政部研提「老宅延寿机能复新计划(114-116年)草案」,优先针对屋龄超过30年、无结构安全疑虑的4至6层集合住宅或6层以下透天住宅,提供耐震性能评估及相关修缮经费补助,同时结合卫生福利部长照3.0及经济部深度节能政策推动,让长者可以避免换屋困扰,安心在宅安居、在地安养,并降低建筑碳排,该计划将尽速报请行政院核定。此外亦洽商中央银行研议银行放宽自主都更贷款集中度管理,规划由中央都市更新基金提供信用担保,协助民众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降低自主都更过程中常见的筹资障碍。

二、虚坪改革:检讨公设计算,推动交易透明
董建宏表示,现行《建筑技术规则》第162条虽规范免计容积项目与上限额度,但在实务操作中,部分建商在扣除避难、救灾及机电维生等必要设施后,将剩余空间额度规划为非必要的娱乐交谊设施进行销售,造成高公设比住宅产品充斥市场,未实际增加实用空间,反增加购屋负担。

为此,内政部推动「虚坪改革」,将高龄化社会需要的一般电梯增列为免计容积项目,另增订了管委会设置面积的合理标准及上下限,导入「适质适量」设计思维,引导住宅产品之公设回归合理配置。同时,针对《公寓大厦管理条例》现行将法定停车空间列为共用部分的规定,也将研议修法,明确区分「停车空间」与「居住公设」,未来停车空间(含停车位、车道及必要空间)将朝调整为「专有部分」方向规划,除可核发权状并出售,以贴近实际使用外,民众能更清楚辨识「实际使用坪数」与「公设项目」,让购屋资讯更透明,市场运作也更公平合理。

三、近零碳建筑:引领转型,迈向净零
董建宏进一步说明,内政部推动「近零碳建筑减碳旗舰行动计划」,以公部门示范带动民间投入,并由「扩大建筑能效改善」、「老宅延寿及社会住宅低碳净零」与「近零碳建筑绿领人才培育」三大主轴为核心,公私协力加速住宅部门减碳。该计划除持续推动建筑物设置太阳光电、取得建筑能效标示外,亦同步精进近零碳建筑的技术与应用,预期累计至119年可达成减碳 6.7 百万公吨CO2e 的目标。另内政部亦与环境部、教育部及劳动部等单位跨部会合作,共同推动绿领人才培育,协助营建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兼顾专业技术、就业稳定与社会公平,实现公正转型,形塑更具韧性的永续建筑环境。

董建宏最后强调,「老宅延寿与扩大自主更新」、「虚坪改革」、「近零碳建筑」三大政策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老宅延寿与扩大自主更新让建物更安全与节能、虚坪改革保障消费者权益、近零碳建筑则引领建筑产业迈向永续。内政部除已于9月5日办理北部场座谈会外,中、南部地区将接续办理两场座谈会,广邀建筑公协会、产业界、学术单位及民间代表参与意见交流,凝聚共识、广纳建言,携手推动我国住宅政策迈向更安全、更公平、更永续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