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1875年,北台湾因受国际关注而获清廷重视,决定设置台北府,选择在大稻埕与艋舺之间兴建台北城。但几经波折,直至1884年,台北城才在清法战争的砲火中竣工诞生。
从无到有的十年历程,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转泪点,其中故事却鲜为人知。
第四任台北知府陈星聚,可谓是推动台北建城的最大功臣。在有限的资源下,克服经费、选址、战争等困难,让台北不再只是清廷朝堂中的名词,而是成为一座真正具有行政意涵、具体存在的「城市」,为未来不同时期与政权的台北,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台北城落成隔年(1885),陈星聚即病逝于任内;随著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这座城也陆续遭到拆除,实际存在的时间不到二十年,如今仅徒具孤零城门。长久以来,人们只知沈葆桢、刘铭传、丁日昌……,而「台北知府陈星聚」的名号,不仅被时代淘洗,其功劳与锋芒,也被同时代其他耀眼的政治明星盖过。
活动简介
2024走读剧场缘起:寻找140年前的台北城事起点
去年(2024)适逢台北建城一四〇周年,我们希望跳脱传统形式,举办「寻找陈星聚」系列活动,由于台北城内设施、城墙多已不复存在,因而尝试以走读结合戏剧演出的【走读剧场】形式,探索1884台北城事的起点,以清末北台湾的历史背景出发,聚焦台北城在1884年的诞生过程。邀集到多位优秀导览员参与导览行列,也与在基隆深耕二十年的「欲望剧团」合作,共近200位民众参与,其中包含国际生的外语专场,获得许多出乎意料的正面回馈,成为台北城内导览活动中,首次尝试结合戏剧演出的佳例。
2025开创两条新路线:勇探城南・闹热城内
因为去年的开创经验,今年(2025)我们推出更精致丰富的走读剧场,规划「两条路线、三场戏剧」,使走读更有余裕,观戏时间更长,开展两条故事线,一条沿著北城墙(忠孝西路)出发,一条途经南城墙(爱国西路),透过看戏、漫步、聆听、分享,诉说台北城事。
近距离、小规模、多场次,将台北城与台北知府陈星聚,推广给更多民众,进而将老城区的故事,连结台北国际化的当代样貌,认识商圈与产业,也兼顾不同年龄层的脚程需求,广纳各年龄层与国内外的群众,一起走在已消逝的历史现场,观赏与聆听过去的台北,享受今日台北的多元风貌。
活动报名资讯:
活动形式:导览走读+戏剧演出
活动时长:100至120分钟(包含活动后交流)
活动人数:每场25人,共计200人
【勇探城南线】(全程3.1公里)
10/01周三、10/04周六,上下午各1场,共计4场(英语专场10/04下午)
【闹热城内线】(全程2.1公里)
10/08周三、10/11周六,上下午各1场,共计4场(英语专场10/11上午)
9/5起开放报名(https://reurl.cc/yAW9LM)。
活动免费参加,一律网路报名。为维持活动品质,全程使用导览耳机,事先报名并全程参与者,赠予活动限量专属纪念小物。
更多活动详情,请见活动报名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