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子化问题已被视为国安级挑战。内政部统计显示,2024 年全国新生儿数跌破 13.5 万人,创下历史新低;同时,高龄化加速进展,65 岁以上人口已达总人口 19.64%,预估年底将突破 20%,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在少子化与高龄化的双重压力下,生育政策为我国重要议题。台湾生殖医学会今(26)日发布《我国少子女化对策——扩大人工生殖补助》建言书,中华民国生育医学会理事长黄贞瑜、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年轻病友协会理事长潘怡伶、台湾冻卵协会理事长曾琬婷及立法委员王正旭、陈菁徽连袂出席,除了感谢政府推出生育补助政策造福民众外,也期待政府持续扩大人工生殖补助、放宽医疗性冻卵条件,守护女性生育力,共同推进少子化对策,迈向完美国家。

国家人工生殖补助已见成效

面对少子化与高龄双重压力 生殖医学会九大建言盼与政府携手努力

根据内政部统计,2024 年全国出生数创历史新低,且已连续超过 10 年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台湾也将迈入「超高龄社会」,人口结构正面临压力。生育力保护将成国力重要关键,其中不孕症是主要成因之一。为缓解少子化挑战,政府自 2021 年推动人工生殖补助政策至今,成功迎来 24,653 名新生儿,为两万多个家庭带来希望。中华民国生育医学会理事长黄贞瑜表示:「试管婴儿补助是国家级投资,已经实际帮助许多夫妻成家,让民众减轻负担,避免因经济压力错失生育机会。」

台湾生殖医学会理事长蔡英美表示,学会长期关注国内少子化政策,要特别感谢行政院少子化办公室、国健署一直以来的支持,陆续推动诸多新政帮助不孕家庭。不过临床上仍有不少尚未被照顾到族群,为持续协力政府政策优化,学会参照临床现况及国际政策趋势提出 9 大建言,包括强化卫教知识宣传、人工生殖补助方案调整、提高生育保存及冻卵可及性、人工生殖资料库优化、友善生育环境推动、中央/地方协作、孕产家庭心理支持、人工生殖适用对象扩大、商业保险资源导入等,期待与政府携手并进。

借镜「完美国家」放宽医疗性冻卵适用对象 守护卵巢功能退化高风险族群

其中在生育力保存议题上,蔡英美理事长引用欧盟 Fertility Europe 在 2024 年评比欧洲各国生育政策的指标,提出的完美国家(perfect country)评比,其中法国、荷兰、比利时、以色列被列为完美国家。医学会也特别跨海向以色列生育司司长 Dr. Geva 请教相关政策规划。发现政府除癌症患者外,亦将卵巢功能下降、需接受卵巢手术或提前更年期高风险女性,纳入补助范围,确保女性的生育自主权。蔡英美建议,可比照国际趋势,逐步放宽补助对象,借镜欧盟生育政策指标,迈向完美国家。台湾生殖医学会理事赖宗炫医师也表示,像是卵巢开刀、红斑性狼疮,或是儿童癌症的病患,都可视为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

台湾冻卵协会理事长曾琬婷则观察到,多数选择冻卵的女性多数经济自主、生活稳定、也期待未来能够成家,冻卵对这类族群并非排斥生育,而是保留机会。政策上可思考扩大补助有高度生育意愿的冻卵女性,并搭配奖励配套,提升「转化率」。另外也可以思考开放单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纳入少子化政策核心。

病友团体:感谢政府关注病友生育需求 期待政策精进

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表示,感谢政府关注血癌与乳癌患者的生育需求,不过也观察到癌症病友在就医时,仅有不到 25% 的癌症病友在接受相关治疗前被转介到生育的科别,在生育力保存的咨询上,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期待未来政策能够以试办计划为基础,持续扩大推动、充分保障病友知情选择权益,另外也推动发展「癌症病人生育利保护跨科指引」,让民众有底气、勇气迈向生育之路。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理事长潘怡伶则表示,过去常看到许多病友在育龄期得到癌症的问题,人生要做决策的阶段就碰上疾病,人生轨迹因此改变,很感谢政府看见病友需求提出冻卵试办计划。针对养育问题,潘理事长也表示,补助不只是支出,更是国家级的长远投资,年轻的病友往往因经济压力而生育却步,「育儿比化疗辛苦」,未来的育儿政策若能加强补助支持,更能减轻病友的负担。

生育补助是国家投资 立委:政策可多元考量

立法委员王正旭表示,从台大医院的研究的人工生殖投资报酬率研究,每投资1元,可以保障21.87元的投资报酬率。对国家来说是相当高的报酬,政府应加速推动,搭配数据成效作为资源配置依据。王委员也强调,试办计划如能顺利推展,也期待能够扩大到非癌症、重大伤病造成的不孕症病友,都能得到国家的支援。

立法委员陈菁徽也强调,医疗补助必须与职场友善并行,包括治疗请假、弹性工时与隐私保护,接下来在立法院,除了人工生殖法修法外,接下来也会参考北欧模式,针对职场育儿政策,持续来做跨党派沟通,让双亲都有育儿的责任,在职场发展上,民众都能兼顾育儿也无后顾之忧。

国健署:相关政策陆续落地、滚动更新 盼帮助民众一起圆梦

最后蔡理事长表示,很肯定政府的努力,政策也已迈出相当重要的一步,不过台湾约三成不孕夫妻与卵巢功能相关,一旦卵巢功能下降即无法逆转,错失保存最佳时机将降低治疗成功率,补助对象可再考量扩增因自体免疫疾病需接受卵巢毒性治疗者、患损害卵巢储备的良性卵巢疾病患者(如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卵巢手术者)、具有遗传性卵巢早衰风险者三大族群。台湾生殖医学会强调,将持续以专业协助国健署优化政策,期盼与政府携手,让行政院所设定的『2030 年总生育率提升至 1.4』愿景逐步落实。

国健署沈静芬署长乐见民间共同努力推进少子化政策,她也强调,政策上会持续参考各方意见持续滚动性调整,同时她也鼓励民众,将生育计划放到人生规划,倘诺在规划上面临不孕问题,政府也愿意陪伴民众一起走、一起圆梦。国健署会从不同面向给予民众支持,同时与教育部做跨部会整合,提升国民的健康识能。接下来愿意与民间携手合作创造希望,培育健康的下一代,欢迎大家给予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