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12年全民健康保险医疗统计结果,我国每4人约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人数高达552万人;不仅如此,113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指出,心脏疾病致死率排行第2名,仅次于癌症。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李贻恒医师强调,心血管病患若得到带状疱疹,不只容易导致患者病程恶化,两者更具有双向关联性。例如,根据本土研究,罹患带状疱疹后一年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没有得过带状疱疹者高出31%。相反来说,另一篇台湾研究显示,民众如中风,一年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更是未罹患中风者的25倍。因此,为了帮助患者减少病原体的威胁,帮助健康照护超前布署,中华民国心脏学会联合台湾感染症医学会于2025年共同发表《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种指引》,为台湾心血管医学照护写下新页。
年度带状疱疹卫教大使贾静雯分享,自己母亲的生活都因为皮蛇而被打乱,除了比分娩还剧烈的疼痛和留下无法抹去的疤痕,这次学习到带状疱疹与心血管疾病的双向关联性后,她也更加注意家人们的身体健康。台湾感染症医学会黄景泰医师说明,年长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族群,而心血管病患超过八成都属50岁以上,这表示心血管病患已有两项以上的风险因子,故更须小心带状疱疹会引发的并发症。建议应维持良好生活作息提升免疫力,并主动与医师咨询预防方法、多管齐下,积极预防带状疱疹。
心血管疾病与带状疱疹竟有双向关联性 与医师咨询预防方式,防止带状疱疹来敲门
李贻恒医师指出,带状疱疹对国人、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冲击不容忽视。台湾人终身平均每3人就有1人可能深陷皮蛇缠身的风险,而若患有心血管疾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更是较常人为高。如美国研究指出,罹患带状疱疹后一周内,年长者心肌梗塞风险比未罹患皮蛇时增加68%;而根据本土研究,罹患带状疱疹后一年内,发生中风的风险也比起未得过皮蛇者高出31%;反之,另一篇台湾研究显示,中风后一年内,得到疱疹机率更是一般人的25倍,显示心血管疾病与带状疱疹具双向关联性,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黄景泰医师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初次感染时症状为水痘,即使康复也可能不会消失,反而终其一生都潜藏在神经节中,伺机而动,在免疫力低下时发作成带状疱疹。民众对于带状疱疹最大的印象就是痛,但事实上,急性期的疼痛可能只是个开端,令人担忧的是还可能产生严重且长期的并发症,例如:患者可会发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的疹后神经痛。面对难以透过止痛药有效控制的疼痛,生活、睡眠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冲击。若发生部位在眼周、耳朵,少数患者会出现失明、失聪的严重并发症,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两大学会联合呼吁: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不防带状疱疹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壁本就相对常人脆弱,若血管再次受到损伤,将提升心衰竭、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李贻恒医师说明,中华民国心脏学会与台湾感染症医学会两学会筹组专案小组,汇集16位跨科别医师的专业,统整近百个国内外资料,于2025年正式发布《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种指引》。建议预防的五大疾病包含:流感、肺炎链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带状疱疹。
贾静雯分享:「这次会担任带状疱疹卫教大使,正是因为曾经亲眼见证带状疱疹所带来的冲击,也明白心血管疾病与带状疱疹间的关联性,我想那种对于生活品质、健康的隐患,是所有人都应该积极去预防的。」贾静雯表示,现在很多人都身兼多职,自己除了是演艺人员以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一旦我们生病了,对于工作人员、家人们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贾静雯邀请民众,即刻加入预防带状疱疹的行列,积极守护自己的健康,别让免皮蛇成为美好人生中的阻碍。
黄景泰鼓励,心血管疾病患者务必与主治医师讨论带状疱疹的预防方式,维持良好睡眠、摄取均衡营养、了解疫苗接种资讯等,建立完善的带状疱疹防护网。除了可以降低未来皮蛇发生的风险,若不幸发病,仍有机会透过平常养成的免疫力,减少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并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
李贻恒医师指出,民众若能及早采取预防行动,避免相关并发症,不仅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完善自身的健康管理;对于社会而言,也能减少因疾病造成的医疗支出与生产力损失。我们希望此次记者会,提升全民、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意识,让预防成为习惯,医疗资源得以聚焦在更需要的地方,实现更健康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