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颁奖时提到,他要向两位得奖人梁赓义院士、叶均蔚院士,表达最诚挚的祝贺,并感谢两位院士, 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贡献。「总统科学奖」从2001年设立,今年已经迈入第十三届。历届得奖人都怀抱对学术研究的热诚,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创新,不仅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也让台湾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向上提升。
赖清德感谢梁赓义院士的坚持与努力,梁赓义从小就热爱数学,当大一其他同学考虑毕业出路,纷纷准备转系时,他则是更加确认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坚持走下去,后来在生物统计领域大放异彩, 所提出的「广义估计方程式」,不但为统计方法学带来划时代的突破,而且影响无数临床与公共卫生决策。
无论是科学研究、人才培育、还是参与公卫决策,梁院士总是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并在疫情中引导快筛、药物与疫苗研发,对台湾的科学教育、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定,做出卓越贡献。
另外,赖清德感谢被誉为「高熵合金之父」的叶均蔚。30年前,叶均蔚提出颠覆传统思维的 「高熵合金」构想,遭他人认为观念有误时,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积极投入研究,一步一步实验、验证,开创出全新的材料科学典范,带动全球高熵合金研究的潮流。现在,高熵合金已经广泛应用在智慧机械、绿能、生医、国防、以及太空科技等领域,对推动基础科学、产业创新与高阶人才培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赖清德指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曾经说过:「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今天两位得奖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未知的世界保持热情与好奇,认真从基础研究做起,并坚持努力到最后一刻,成功将属于我们。科学如此,其他领域也一样。
赖清德提出,昨天「台湾桥梁计划」已经启动,由台湾大学和中研院共同主导,与全国10所顶尖学术机构一起推动,从今年到明年,一共邀请31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台,以公开演讲、小型讨论等多元方式,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赖清德说,政府也会在科学领域采取策略性的做法,结合民间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让台湾为世界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希望在30年内水到渠成,台湾在物理、化学、医学三个领域内,至少能够增加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今天在场就有两位潜在的人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