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于10月18日举行,透过党员投票,由郑丽文(55岁,前不分区立法委员)当选党主席(任期4年)。郑丽文的得票率为50.1%,而第二名的郝龙斌获得35.8%,第三名的罗智强获得10.4%。党员约有33万人,投票率为39.5%。
小笠原22日透过脸书撰文分析,国民党的党员结构正在高龄化,据称三分之二的党员年龄在65岁以上(中国时报)。这些高龄党员的中国认同较强,对台湾认同扩散的台湾社会现况感到格格不入的结构正在加深。换言之,国民党党员的意识与台湾一般选民的意识之间存在落差。而在这些党员之间,对采取温和路线的党内建制派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的期待酝酿已久。这与对朱立伦主席的不信任感重叠,让人认为郝龙斌将会延续朱立伦体制。
小笠原认为,郑丽文阵营运用短影音行销策略,搭配社群媒体迅速扩散其主张,获得基层支持者的共鸣。她强调国民党应该展现自信,并以「让所有台湾人都能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的主张,强调中华文化的根与历史认同;郑当选的背景,存在著这样的时代背景:当出现一个让人期待能打破僵局的人物时,就会在网路上不断扩散。这不仅限于国民党的郑丽文,民众党的柯文哲也在年轻族群中取得成功,或许与在自民党党员投票中领先的高市早苗,以及在最近选举中大有斩获的参政党,具备共通的因素。
小笠原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郑丽文的当选发出贺电,呼吁国共两党深化合作,显示北京对两岸对话的期待。也因此,郑丽文当选主席后,浮现出两种不同的展望。
第一,究竟是按照党主席选举时的发言路线,自己站在第一线将党拉向亲中路线的领导风格,还是第二种,进行路线调整,退居幕后专注于地方选举的准备工作?这将大大改变展望。观察选战过程,似乎会走向第一种,但由于其本人的战略观、襄助党主席的幕僚团队都还不明朗,应避免过早断言。
但若将这两个剧本连结到2028年总统大选来思考。对国民党而言,较为理想的是第二套剧本的方向,由郑丽文巩固深蓝阵营,卢秀燕以维持现状路线扩大中间选民的支持,黄国昌则巩固柯文哲年轻粉丝的支持,这样的分工体制。借此扩大在野党的支持实现政党轮替,将是国民党的黄金剧本。
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剧本。第一套的方向,将会是郑主席及其背后的支持者高举「中国认同」,企图扭转台湾舆论的发展。台湾的认同结构,如历年民调所示,维持现状是多数派,自我认同是中国人的非常少,很难想像这个结构会在2年后突然改变。如此一来,国民党将与台湾主流民意正面冲突。尽管对民进党长期执政的不满开始浮现,但最终赖清德连任的可能性将提高,成为国民党的糟糕剧本。
此外,如果郑丽文坚持自己的领导地位,可能会与国民党有力的总统候选人卢秀燕之间产生摩擦。在当选主席后,郑丽文发表了值得玩味的发言,表示党内有能力参选总统的政治人物「可能不只一位」。卢秀燕阵营对此发言应该相当敏感,毕竟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已经连续3次在推选过程状况不断。实际上,结果也可能落在黄金剧本与糟糕剧本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