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盛晃是桃园新屋客家人,生于台北,成长于基隆,成功高中毕业后考上东海大学法律系,之后留学英国华威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早年曾任台北市议会谢明达议员助理及立法院叶菊兰立委助理,从此投入公共事务与社会关怀领域,展开一生的公共奉献之路。

庄胜晃曾任总统府参议。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曾任总统府参议。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盛晃返国后担任台湾人权促进会秘书长,推动「苏建和三死囚案平反」及「纠举警察刑求」等司法人权工作;之后担任民进党台北市党部法律中心主任时期,创立军中人权组织「妈妈请妳也保重行动联盟」及医疗人权组织「药害爱滋自救会」,促成《药害救济法》三读通过,为台湾的人权发展与医疗正义奠下重要基础。

庄胜晃曾任高雄市关怀台籍老兵文化协会总干事。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曾任高雄市关怀台籍老兵文化协会总干事。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1999年庄胜晃创立台湾第一个医疗人权团体「中华浮木济世会」,担任会长,致力推动医疗制度改革与病人权利提升,持续以人道精神与制度倡议推进社会改革。曾替血友爱滋患者争取权益,要求制造凝血制剂的德国拜耳药厂及负责销售的天行公司负起责任,终于使业者各给予血友爱滋患者每人2百万及10万元补偿金。

庄盛晃不只是倡议者,更亲身投入地方产业,以文化与永续农法结合社区营造实践理念,曾任苗栗苑里山水米公司企划总监,投入「鸭间稻」生态农法与新竹「沙湖坜艺术村」等计划。

庄胜晃访谈空战英雄叶李荣教官。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访谈空战英雄叶李荣教官。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2009年起庄胜晃担任高雄市关怀台籍老兵文化协会总干事,推动 「战争与和平纪念公园主题馆」,以及多项台籍老兵口述历史、展览、研讨会与文学奖计划,跨越海峡与世代,从旗津到冲绳,从展览到影像记录,让被忽略的历史重新被看见、被理解,也被敬重。

同时,他亦担任台湾国际海员渔民权益保护协会顾问,持续倡议移工人权,并于近年担任高雄市二二八关怀协会顾问,延续他一贯的社会良知与历史关怀,为弱势与真相发声。

庄胜晃为外国访客以英文导览二战冈山与台湾眷村历史。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为外国访客以英文导览二战冈山与台湾眷村历史。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常说:「社造访谈,是人的生命履历,是大于艺术的艺术。」他梦想为台湾建立一座英魂殿——属于这片土地的「瓦尔哈拉」(北欧神话英灵殿),让那些走过战火的灵魂被记录、被纪念。

由于庄胜晃太太张允慧出身冈山空军眷村,推动眷村文化保存,2016年冈山眷村文化协会创会,庄胜晃全力投入,接任总干事推动眷村文化传承,致力于历史记忆保存与跨世代交流。过世前一天还参加协会举办的新书发表会。

庄胜晃与缅北克伦民族反抗军莫将军合影。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庄胜晃与缅北克伦民族反抗军莫将军合影。冈山眷村文化协会提供

行政院客委会前主委杨长镇与庄胜晃在叶菊兰国会办公室、总统府秘书长办公室共事,他特别撰文怀念老同事,「这家伙总是会找到其中最崎岖或最偏僻的路径,也用最不切实际的幻想打造真实,一下拉一艘军舰为台籍老兵悼念,一下又想要拉飞机进空军老眷村,一下又到琉球为台湾战死英灵立碑。」

杨长镇说,「后来我慢慢知道,这家伙从来不计算人生会计簿里的资本帐或经常帐,更不愿意重复自己。从军中人权立法倡议、军法改革到立式划桨法制化;从为苏建和三人死刑犯伸冤,到为台湾老兵降日本帝国与国、共军旗的半旗致哀(还要国防部开来一艘军舰);从苑里鸭间稻有机米.到抢救冈山老眷村的一砖一瓦;从总统府秘书长办公室为新唐人反共电视与短波广播协寻频道,到深入缅北克伦民族反抗军基地,帮忙策划和解谈判并写宪法草案。」、「原来阿晃没章法的脚步,是我们之中最无牵挂而流畅美丽的舞步。」

杨长镇参加庄胜晃告别礼拜。凃建丰摄
杨长镇参加庄胜晃告别礼拜。凃建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