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中午举行「台美第五轮实体磋商进度说明记者会」,由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行政院经贸办总谈判代表兼政务委员杨珍妮、经济部何晋沧次长出席。
郑丽君表示,自8月7日美方关税生效以来,台美双方磋商持续进行。本轮主要聚焦调降关税20%、不叠加MFN原税率、台美供应链合作,以及争取232条款关税优惠待遇。此外,随著美方232条款调查品项持续增加,我方希望进行全面讨论,争取可能的优惠待遇。
郑丽君说,台美谈判标的除了对等关税,还包括232条款、非关税贸易障碍、贸易便捷化、经济安全及采购扩大等议题。尤其是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涉及半导体及自动化产品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及欧盟,都面临美方较高要求。然而截至7月底,美方告知由于232半导体关税仍在发展当中,因此台美未能达成贸易协议,暂时性税率先行生效。
郑丽君直言,台美谈判持续进行,尤其供应链合作及232条款,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将可以完成整个对等关税谈判。现阶段谈判重点,美方期待我方扩大投资,进行供应链合作,而我方是希望能够争取232关税的优惠,争取对等关税再调降,而且不叠加原税率,这是到目前为止的一个谈判进度。
郑丽君谈及,在扩大投资的部分,「关于台美晶片五五分,我方团队从来没有做出此承诺。这个也跟现在台美双方正在讨论供应连合作方案是不同的,我们未来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台湾半导体的生态系是数十年逐步发展出的成果,这需要时间跟环境来打造。」
郑丽君强调,在谈判过程当中,美方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提升本土芯片制造的能力,来满足美国本地需求,这是美国的国安目标,希望友好国家一起来参与。但对台湾而言,我国的业者已经展开扩大投资美国,所以我方可以在跟留台湾、布局全球的一个总体战略目标,来思考是否能够协助台湾企业扩大部署美国,让台美双方展开高科技的战略合作。
据传台湾争取美国提供土地打造「台湾模式」园区,郑丽君说,台湾的科学园区有独特经验,类似模式不一定能复制到海外,但愿意借助台湾经验协助美国,创造有利于形成产业聚落的环境,以降低企业单打独斗并且降低投资风险,有利创造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
郑丽君指出,在磋商过程中,已向美国清楚表达若要促进产业聚落形成,希望美方能提供有利于企业的条件,必须通过产业、金融及政府协力合作,包括提供土地、水电、员工签证及相关法规等支持,但这并非是将台湾供应链移转到美国,而是合作打造民主供应链,也符合产业国际发展的战略目标。
火線話題 | 20%关税冲击台湾
這篇報導屬於「 20%关税冲击台湾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