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毓仁发文表示,对等关税是否叠加引发讨论与批评,但在情绪背后,必须冷静看清现实,「台湾正处在艰难的国际经贸环境中,这需要我们不分蓝绿、团结一致,才能走出困境」。

他也点出国际上「对等关税原则」几乎都是叠加,不叠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欧盟和日本在谈判中成功纳入不叠加条款,台湾现阶段采用的只是「暂定税率」,连南韩将对美投资提升到 3500 亿美元,都还没换到不叠加条款,「台湾若在谈判中途就能拿到,国际上恐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许毓仁也呼吁,不要陷入「批评症候群」,有些人批评谈判团队能力不足,「但现实是,不管蓝营或绿营执政,负责谈判的专业人员几乎是同一批」,包括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幕僚与智库专家(中经院、台经院等)。

至于外界质疑谈判过程「黑箱」,许毓仁也表示必须理解,川普总统刻意把谈判节奏压缩到极限,让透明化变得困难,传统的贸易谈判往往以「年」为单位,但川普的「对等关税」是以「天」计算,而他的惯用手法是先祭出极高税率威胁,待对方震惊后,再丢出看似较合理的对案,并要求短时间内做出决定。

他强调,对等关税对台湾传产影响最大,政府当然希望在谈判中争取不叠加条款,但必须认清「低税率往往要用『大投资或大采购』来交换」,以色列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税率也只是15%,并未达英国的10%,「若台湾真的要争取这项例外,国内是否能接受数千亿美元级别的对美投资或采购?」

最后,许毓仁表示,这场关税谈判,不仅是经贸议题,更是攸关台湾产业生存与国际地位的考验,他认为需要认知到,国际规则并非量身打造给台湾,谈判必须在现实与利益间取舍,政治对立与意识形态争论,无助于提升谈判筹码,「台湾必须呈现一个团结、一致、务实的国家形象,才能让对方相信我们有能力兑现承诺,也才有机会争取更好的条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曹兴诚假球说惹怒球迷 前防护员兑现祭品文!发放400片鸡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