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扬明推算,依现在立法院生态,国民党及无党友军有52+2,共54席,民众党8席、民进党51席,在野立委合作,对上执政党会有11席的优势。
他补充,因为国民党要扣1席院长主持会议,只有正反方平手时才能参与表决,所以民进党51席若与在野党51席相同时,一般表决状态就是民进党51对上在野50。在罢免结果出炉后,还没补选前,只要国民党加民众党席次小于等于51席时,民进党在法律或一般提案都能以席次优势胜出。也就是说,民进党的51席要立即成为国会席次优势,在726至少要罢免掉11席国民党立委。
但黄扬明认为,这种优势也不是绝对持久,因为罢免成功正式解职的3个月内举办补选,若只罢掉11席国民党立委,国民党是有可能透过补选拿回席次的。当然,如果真的罢免掉11席,那么国民党一定乱成一团,搞不好补选也一败涂地。不过简单以务实的席次定义,「大罢免大成功」在726至少要罢免掉11席。未达11席,就是任务失败。
他也提到,尽管823还有7席立委罢免,但那7席是因为第二阶段连署都无法一次成功,透过补件才让罢免案成立,因此这7区的罢免难度更高。若726无法达成11席的目标,后面7席要补罢成功就更困难。
而黄扬明进一步说,从政治实务思考,只要国民党被罢掉任何一席,这场罢免战就是有意义的成功。他举例,台北市长蒋万安、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台中市长卢秀燕,只要有辖区立委遭罢免成功,这位首长势必在党内抬不起头,若被罢免成功不止一人,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政治前途」可言了。当然,现在一定会有很多幕僚盘算著罢免结果会牵动的政治效应。
黄扬明强调,经此一役,绝对不是谁胜谁败,因为在撕裂对立的氛围下,被罢免的不服、没罢成也不满,整个台湾不会因此团结,输惨了。
延伸閱讀:726大罢免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