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臣远表示,新竹市是科技产业群聚的重镇,提供优质科技产业发展环境及永续生活机能即是国土规划的目标,市府透过专业规划及落实民众参与,擘划国土资源发展策略及成长管理计划。在都市计划部分,市府加速推动全市都市计划整并暨通盘检讨案、公设用地专案通检,借此重新检视全市整体空间结构与治理问题,减少各主要计划区之间的冲突,解编无开辟需求之公保地还地于民,重新汇集都市发展动能。
邱臣远说,市府持续推动「竹科X计划」,活化中油油库并提供建功高中扩校用地,完成变更都市计划审议程序,亦配合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计划」,争取头前溪沿岸都市计划以「竹科X二期」取得国家重大建设计划认定,积极整备都市及产业发展用地。此外,都市计划中规范的关埔地区第二层公共人行通道,除了市府编列经费规划兴建,亦媒合5座空桥由民间协助捐赠兴建,目前慈云路空桥(含四座关埔空桥)与民间参与捐赠的8号空桥刻正施工中,其余空桥则陆续进行规划设计及相关书图审议。
邱臣远补充,为舒缓新竹科学园区与关埔地区的交通瓶颈,高市长上任后即启动慈云路廊交通改善计划,并与光埔二期自办市地重划会协调,优先辟建慈云路周边道路,并先行开放通车。市府于去(113)年2月提前2年开通慈济路及关新路延伸段,及12月打通慈祥路无尾路,终结16年来的交通断点外,更于今(114)年7月16日再将慈济路北段至慈云路正式通车,让市民不用在慈云路与公道五路口费时等待,进一步改善慈云路廊交通,为「交通畅行」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埔顶一路延伸段」与「慈祥路延伸公道五路」则持续沟通协调与赶办中,力拼今年底前通车。

邱臣远强调,高虹安市长上任时,竹市国土功能分区图正进入公开展览及办理公听会阶段,市府配合中央政策积极办理审议作业,妥善处理人民陈情意见,达成本岛县市经内政部审议通过第1名、报内政部核定全国第1名的成绩。同时,为了积极整备城乡发展用地,市府于112年编列预算、113年陆续启动光埔二期北侧农业区、机场南侧地区、茄苳交流道北侧地区、香山交流道北侧地区及南侧地区等都市计划先期规划案,并执行中央全额补助的乡村地区整体规划案。这些委托研究案均会在今年陆续结案,规划成果也会纳入明(115)年启动的「新竹市国土计划通盘检讨案」,为竹市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厚实基础。
都发处表示,有关全市都市计划整并暨通盘检讨案及公共设施用地专案通盘检讨案,均依都市计划法定程序积极办理审议作业中,其中整并通检案已召开市都委会1次大会及5次专案小组审议,将持续召开专案小组会议讨论。此外,公设用地专案通检已于今(114)年2月25日经内政部都委会审议通过,部分变更案已启动公办市地重划作业,并于7月初补办公开展览主要计划再报内政部审议,持续积极完成法定程序,期望尽早解编还地于民,保障市民权益。

地政处表示,中油油库市地重划案面积约11.4公顷,是新竹市自79年渔港公办市地重划案以来,近35年来规模最大的公办市地重划案。重划完成后,可释出约6.9公顷科技商务区土地,1.1公顷文中小用地、0.3公顷社会住宅用地、2.7公顷公园兼儿童游乐场用地及0.4公顷道路用地,结合公道五路沿线的竹科X软体园区、艺文高地及台肥科商园区等,打造竹市创新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城市竞争力,同时新增学校用地,目前已完成变更都市计划审议程序,开发进程稳健推进中;而公设用地专案通检部分,已于今(114)年4月举办4场土地所有权人意愿调查座谈会,目前规划有11个公办市地重划区,总面积约9.9公顷,未来将视土地所有权人意愿、开发急迫性、区域均衡等,依序办理整体开发。
地政处补充,市府运用资通讯技术推出「新竹市幸福宜居网2.0」,全国首创三维地籍建物产权模型及5D立体实价登录价格资讯,以浅显直观的方式,提供民众快速了解周边设施,并掌握不同社区的价格分布状况及模拟当前房价趋势,为寻找适合的居住物件、查询产权情况及观察市场动态的最佳帮手。市府与竹县府共享资料,打造全国首个跨县市合作的地理资讯图台,更将规划扩展至苗栗县,实际展现竹竹苗生活圈一站查询,营造更便利的使用者体验,具体落实高市长提出的「智慧治理」施政愿景。
市府强调,无论是国土计划、都市计划及非都市土地纳入城乡发展地区可行性规划,均具有高度延续性,市府持续倾听民意、扩大民众参与,透过专业妥善的规划作业,依循相关法令规定积极稳健推动,打造宜居永续的城乡环境,持续强化竹竹苗核心城市及国家科技首都地位,戮力提升市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