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1月刚上任就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明年初完成手续,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也在20日世界卫生大会(WHA)期间,透过在会场播放的预录影片批评世卫官僚膨胀、利益冲突并接受中国不当压力。
他并邀请全球卫生部长一同进入「新合作时代」,包括建立新的机构或重返有效、透明和可靠的现存机制。
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参与台湾加入世卫行动,密切追踪每年世卫大会和世卫组织动态的医界联盟基金会执行长林世嘉直言:「美国退出是好事!」
她解释,任何长期运作的组织都会需要改革,但往往要等发生了重大事件才会带来改革契机,美国的退出便促使世卫来到改革时刻,有机会变得更好。对台湾而言,虽然明年起美国失去在世卫的正式身分,但仍是联合国成员,也仍会协助推动台湾在这个国际场域的能见度。
林世嘉说,其实每年都有理念相近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世卫总部日内瓦聚会、串连,到联大和世卫秘书处为台湾运作。她记得2017年左右,声援台湾参与世卫的国家大约才7个,但如今包括公开发言和在世卫闭门会议帮台湾说话的国家,已超过30个,包括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德国、法国都公开声援。
世台联合基金会联席董事姜冠宇是自2018年开始投入台湾在世卫大会场边活动的医界青壮代。他认为川普政府退出世卫等多边组织,可能变相缩减美国的软实力,而台湾的国际地位其实与美国软实力的延伸有很大关系。
对于川普政府可能在世卫之外另起炉灶,姜冠宇主张「台湾不要选边站,而是兵分两路,两边都要做得很聪明,因为两边理念不同,其实(台湾参与)可以做不一样的事情」。而且所谓两边,也包括与川普对立的美国民主党阵营,仍积极投入世卫相关活动,并与台湾保持关系。
他发觉今年世卫大会场外活动数量较以往多,「场外比场内热闹」,他参与其间也听到许多国际专家批评世卫组织变成一个空谈的平台,「所以将来的发展就是WHO会持续弱化」。
在此趋势下,投入健康、公卫领域的国际民间团体将会更加补充世卫不足的功能,姜冠宇说,公民团体「感觉一盘散沙,大家各做各的,但事实上他们或多或少跟WHO有官方合作关系,其实人脉都已经布得很广,仍可以运作一些事情」。
他说,在这样子的环境变化中,台湾的机会其实是变多,可行策略包括与能够切入世卫的国际民间团体深化合作,在世卫研究计划预算缩减下,协助提供资金与人才,让台湾的专家、跨国跨域协作人才等,能接上国际组织、扩大台湾实质影响力。
面对世卫的弱化,姜冠宇提醒,虽然大家都在批评世卫,但世卫开大会期间场外面活动还是非常多,代表全球卫生的需求还是在,大家在场外是更想要携手合作。「理念相同的人,最后还是会在场外一起牵手,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去听大家在想什么,然后找到我们的切入点」。(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