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谕表示,昨天交通部长陈世凯提出的高龄换照改革措施,方向正确、细节非常不到位,2017 年时年满 75 岁,现年已超过 83 岁的超高龄驾驶,仍然终身不必换照,这等于是让许多已经不适合驾驶的长者,继续在路上创造风险。
王婉谕质疑,交通部长陈世凯说要学习日本,却把日本制度大幅阉割、弱化,在日本只要有闯红灯、超速、妨碍行人穿越马路等违规,换照时要接受「实际驾驶技能测试」,包含左右转、停车再开、倒车等,到了台湾,却变成曾经肇事撞到人车,才要参加实地训练课程,如果要把门槛拉这么高,就应该增加换照难度,怎么会把路考测试降格为课程?
王婉谕强调,除了高龄换照,全龄驾驶定期回训换照,研议了一二十年还是没有下文,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改革的怠惰,在路上失去了生命。她呼吁交通部,尽快制定通学区完整的标线号志规则,让地方政府有所依循,透过道路涂色、减速设计,抢救通学区走路上放学的大小孩子。
台湾基进秘书长吴欣岱表示,除了高龄换照问题,政府长期放任危险驾驶与违规累犯,同样必须彻底检讨,同时提出三项具体主张:提高危险驾驶的取得与持有驾照门槛、将重大违规如闯红灯高速撞击行人视为意图杀人、并引入类似美国「三振法则」的累进式处罚制度,严惩屡犯者。
吴欣岱呼吁,中央与地方政府正视导护人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应增编预算,聘用专责导护员或结合民防力量,让专业人力守护孩子安全,而非将风险推给学校与家长。她强调,这起悲剧带来的不只是创伤,更凸显孩子的生命不该是政府慢半拍改革的代价,呼吁行政院立即行动,亡羊补牢,勿再让制度性错误夺走无辜性命。

小民参政欧巴桑联盟秘书长何语蓉指出,这起悲剧不是单一意外,而是制度失能的警讯。她提出三大诉求:一、全面盘点并改善全台通学步道,补足人行空间、设置车辆管制与降速设施,让孩子安心上学;二、推动高龄驾照制度改革与危险驾驶管理,纳入视力、反应与违规纪录评估,并强化累犯吊照机制;三、导入「潜在危险地图」制度,公开高风险路段,纳入社区通报与交通预算规划,落实预防优先。
台湾绿党共同召集人王彦涵表示,交通部昨晚记者会几乎只著重在高龄驾驶换照等相关制度改善,仿佛车祸问题仅为「驾驶是高龄者」,这是造成高龄与其他驾驶族群的对立。她强调,不是每位高龄驾驶都像三峡车祸肇事驾驶一样,早就有多年违停甚至冲撞人行道的纪录。但因去年修法后现在「民众检举」与「记点制度」脱勾,只有警察当场举发才记点。不再累积记点,便无法达到强制回训甚至吊销驾照的门槛。
王彦涵指出,制造职业驾驶人与其他用路人的对立。政府将重点放在处罚,而不实质回应如临停区、卸货区过少等,行人安全穿越道、庇护岛未设置在高需求地点等工程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