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川普宣布,美国从2月1日起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同时也对中国大陆加征10%的关税,李彦秀今天表示,表面上的理由是「打击非法芬太尼」,但实际上,川普仍然是要为「美国优先」铺垫,为「制造业重返美国」铺路,中国大陆、加拿大、墨西哥正好就是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占美国进口总额的四成。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25日当选后,川普就在社群媒体发文,表示将对中、加、墨三国加征关税,最后加征的幅度也与去年底预告的一致,川普显然有意借由「言出必行」持续对施压,逼上谈判桌,也是警告各国不要「心存侥幸」。
李彦秀指出,台湾是美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去年台美贸易顺差高达648亿美元,不仅再次打破历史纪录,增幅更高达82%(2023年356亿美元已经是历史纪录),事实上,从竞选期间到上周,川普已经多次表示「台湾抢走了我们100%的晶片生意」「台湾如果要美国保护,就该缴保护费」,川普甚至不排除加征100%晶片关税,民进党政府恐怕没有也「隔岸观火」的本钱。
她进一步分析,首先,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以及各国可能的反制与报复措施,全球新一轮的「关税壁垒」山雨欲来,特别是对通膨造成的影响,加征关税是否会扩大到其他拥有巨额顺差的贸易伙伴,台湾是否会被持续列入「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 」,甚至「海湖庄园协议」是否会成真,政府都必须妥善因应,特别是加强对美国商品的采购,缩小贸易顺差,真的不能只是最嘴巴说说;其次,台美经贸互利互补不能只是口号,政府必须强化与美国政府的沟通,提供美方详细的论述与数据,避免美方的政策受到偏颇资讯所误导;第三,未来四年,台面上与台面下的贸易谈判恐怕难以避免,政府必须筹组「经贸游说与谈判应变小组」,结合财经、外交、科技与谈判专长,因应川普2.0的各项挑战;第四,不仅是台积电,包括传统产业以及将近170万家中小企业过去都过得非常辛苦,面对全球经贸的剧烈变化,政府必须提出更明确的协助计划,持续强化产业竞争力,让台湾在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地位不至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