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外界企图夹藏管制性或违禁物,进而影响矫正机关的秩序或安全,矫正署公告修正「外界对受刑人及被告送入金钱与饮食及必需物品办法」,借由强化管理、落实检查方式,保障收容人的健康及维护机关秩序或安全,预计于公布3个月后正式上路。
细看矫正署修订内容,首先就包括送入财物者的身份限制,除了「最近亲属」——即收容人的配偶、直系血亲、三亲等内的旁系血亲、二亲等内的姻亲外,「外界人士」若经收容人亲属或机关认定必要且适当,得由收容人书面申请后递送财物。
此外,针对外界送入的饮食限制,过往种类以菜肴、水果、糕点及饼干为限,矫正署本次则删除旧有的「糕点」种类,并增加「主食」选项。
矫正署解释,由于传统糕点样态多元,不利于矫正机关保存,且常在实施必要的检查后,严重破坏糕点的外观及食用价值,横生争议;另一方面,也考量国人日常饮食习惯新增「主食」种类,包含米饭、面条、粿条、米(冬)粉等加工制品。
至于送入饮食的次数,矫正署此次也加以限制,若为外界人士送入饮食,被告每日1次、受刑人每3日1次,每次不得逾2公斤;另外,每1送入人送入饮食,每日以1次,并以1人为限,但送入人为最近亲属或家属者,不在此限。
矫正署指出,一方面因机关收容空间及设备有限,又近年来屡见外部人士与收容人合谋,以非亲属身份送入大量或多人饮食,恐影响机关秩序或安全甚钜,但也斟酌家属送入的饮食含有亲情成分,能抚慰收容人思亲之情。

京华城拒被扣押!「放弃20%容积」拖半年 迟未补正惹怒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