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任表示,第三届儿少代表于去年12月11日的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促进委员会(儿权会)中针对2年任期内遇到的不合理,向会议主席卢市长陈情,但今年1月份,儿少代表制度就被市府单方面「修正制度」,让遴选出来的儿少代表没有办法出席儿权会。

他表示,短短1个月的时间,儿少代表制度就被市府取消,这一连串时机点未免过于巧合,卢市长只因为接到儿少陈情遇到的不公就取消这个制度,让儿少的声音被消失,市府没有经过公开的程序,就另外找4位儿少来顶替原本的位置,这种黑箱操作让儿少对市府已经不抱有希望。

市议员谢家宜、张芬郁也说,台中市社会局单方粗暴的更改第四届儿少代表的名称并取消出席儿权会的权利,打压儿少代表的发声管道,社会局说词反复,先说因配合中央修正、又说本来就有两种,「真正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儿少代表提出的意见卢市长不喜欢呢?」

谢家宜指出,从第一届遴选出台中市儿少代表后,儿权会的儿少委员就是「从儿少代表中推派2-4名」;在第四届台中市儿少代表遴选简章中,也明白载明「以儿少代表身分出席儿权会或其他会议前,搜集儿少意见代为发言」等权利义务,但第四届开始,儿权会的儿少委员就变成市府各机关选出后由社会局指派,市府没有诚信,欺骗孩子,做了最坏的示范。

台中市社会局表示,根据儿少权法规定,代表儿少权会的儿少代表与遴选计划的儿少代表不同,前者是由儿少委员会请各机关推荐征选仅有4人,后者则是社区培力计划代表多达21人,过去有部分社区培力计划代表也是儿权会代表,可以到儿权会发声,今年刚好两者没有重叠。

社会局指出,本届儿少委员会代表包含身心障碍、原住民族等多元背景的国高中与高职学生,在儿权会上有针对交通安全、儿童游戏场安全、原住民语言学习等多议题发表意见;儿少表达意见的管道不仅限于儿权会,社会各界对儿少福利政策有所建议,都可提出讨论。

市议员王立任批评市府取消儿少代表充满黑箱作业。民众提供
市议员王立任批评市府取消儿少代表充满黑箱作业。民众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台仅22人!丰原医院5主管参加培育 全数成为净零绿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