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零死亡联盟理事长陈恺宁说,现有圆环之所以有擦撞车祸,是因为圆环本身的号志标线问题,北市府只愿在「出环」时划设导引线,用路人进圆环就不知道如何选择车道,等到出环又需要变换车道,导致车祸发生。
热门新闻:台中妇被骗400万!计诱车手现身 「女儿趴引擎盖」被撞伤也要抓他

陈恺宁指出,各交通民间团体日前共同讨论并提出现行圆环标线改造方案,不须大兴土木,是更便宜有效的方法,然而北市府执意拆除,对车流纾解无显著效益,填平公车地下道更是「不可逆」的做法,未来无法再挽回补救。

今天出来抗争的还有台大学生会会长陈柏承、台师大学生会会长黄莨腾以及政大交通运输研究社社长赖冠廷等学生,他们提出拆除公车地下道将导致罗斯福路壅塞,上、下学的主要交通干道多了行车时间,对于学生的权益影响甚钜。

台师大学生会长更指出,师大每天有数十班校车往返公馆、和平校区,有4000位学生仰赖公车通勤,若未来公车必须停等红灯,势必导致通勤时间拉长,无法及时于下课时间赶至另一校区。学生会日前于社群媒体上进行民调,仅11%学生支持地下公车道填平,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另寻替代方案。

台湾绿党李春祥代表公车司机发声,「公车地下道绝对不能塞掉,不然大家都稳死!」开公车当然可以等红灯,但不是说「大众运输优先」吗?取消公车专用车道,让坐公车的人等更久,这难道是蒋万安的交通政策?为了这种噗拢共的理由把「大动脉」绑起来,大家牺牲的很没价值。

台北市长蒋万安今年3月宣布,公馆圆环连续七年皆为市内肇事热点第一名路口,将拆除圆环并填平地下道,改为正交路口;消息一出,网路上一阵欢腾,邻近台湾大学的学生以手摇饮品牌「得正」谐音戏称,这项政策是「德政」。

然而,此举却引发部分学生、居民及议员反弹,忧心填平公车专用地下道后,会造成尖峰时段交通壅塞,并于7月的说明会上,呼吁试办调整标线及号志,甚至执行民调或举办地区公投,再来讨论是否要拆除圆环,但未获北市府允诺。

台北市交通局于8月27日正式拍板,公馆圆环将在9月13日凌晨动工拆除,强调改为正交路口后,透过车道配置、号志控制等方式分离车流、简化行车动线,并以缩小路口方式,大幅缩减行人穿越路口距离、增加行人步行面积,评估改善事故潜力可达6成以上。
民团指出,即使过去半年来许多专家提出疑虑,当地居民、学生、交通团体表达反对,市府仍不讨论、不公开数据、不试办改善。公馆圆环改正交,交通效益并不显著,除了造成交通黑暗期,还要花掉一亿元。
民团号召在地居民、交通民团、学生代表等,今天晚间现身说明对公馆圆环和地下道拆除案的反对理由,并且重申诉求,要求取得共识前暂缓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