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获国际甜点大赛奖牌 回母校任教竟立傻眼规定

据了解,陈淑盈是明道中学餐饮科校友,15岁就拿到焙焙丙级证书,并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大学毕业即担任甜点主厨,25岁又夺下国际甜点大赛的奖牌,在烘焙界小有名气,2015年在家乡彰化成立醚颂坊甜点工作室,主打法式点心,曾获多位美食部落客推荐,年初暂停营业后,另在台中市乌日区成立「蘼樾|乌日蛋糕甜点・艺术及烘焙教学」,由陈淑盈担任负责人。
陈淑盈2021年获明道中学聘任为代理老师,今年升任为技术教师,根据学校官网介绍,陈是明道中学餐饮科1年级班级导师,任教科目包括烘焙实务、食物学、观光餐旅业导论、蔬果切雕等,并拥有中餐、烘焙、调酒、中式面等相关证照。
爆料民众表示,陈淑盈主要负责全国技能竞赛西点制作的训练,其中一项技术为拉糖,但她在校内并未提供有意参赛的学生拉糖课程,而是要求学生付费参加其工作室的私人课程,否则无法获得竞赛指导机会;多名学生反映,参加该校外课程已成为选上正式西点比赛选手的「不成文规定」,若未报名,就难以当上选手。

哗然!要当选手得「先付钱上老师的校外课」
1名学生在社群平台发文,附上与陈淑盈的对话截图,学生请教陈有关当选手的事,陈淑盈回称:「要当选手需要非常配合,也要看你有没有天份,假日要来我工作室上课,一小时1200、半天算3600,其他课程依难易度收费,赛前练习另外收6000元指导费。」
陈还要学生先去Google评论留5颗星,「我看到确认有你的名字后会纪录下来,当选手没那么容易,看你有没有决心了。」该学生说,以前有听学长姊说过老师只教特定的人,「但是不要把我们当摇钱树吧,我真的好气好愤怒。」
另外,陈淑盈还会在群组点名尚未付费的学生,请他们尽速缴费,也会公布已缴费的学生名单或帐号末5码;许多学生付费上了原本应该在学校学习的课程,还纷纷留言「感谢老师」。
爆料人说,该基础课程2天费用约1.5万元至2万元之间,进阶课程费用更高,目前已有10多名学生上过课,传出其中2名学生内定当选手,其他人觉得这样的筛选机制很不公平,有点被骗去上课的感觉,其他职种的老师都会事先公告选手遴选的时间、地点、方式,西点则没有公告,让大家觉得很迷惑。


想比赛真难!校内没教技能 校外找他校师「收费开课」
1名学生向《壹苹新闻网》表示,陈淑盈老师说西点选手比赛主要是比拉糖,必须学会这个技能才能当上选手,但她在学校却没有教,而是要求学生到她的工作室上课,由陈聘请1名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的张姓老师来教,分为基础课及进阶课,基础课程加购压克力盒费用约1.8万元,「学长姊都是有到她的工作室上课才能当上选手!」她觉得这种课程应该是在学校的场地由老师来教,不应该在外面付费上课。
爆料民众说,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工作室负责人即为陈淑盈老师,公司股东之一还是明道中学1名李姓实习组长,负责为技能竞赛选手申请经费及报名,陈可能违反《教师法》利用职务影响力牟取私人利益,也不符技职教育公平性原则,学生被迫在「要比赛就要付钱」与「放弃梦想」之间二选一,也让选手遴选监督与审核失去公信力,严重影响学生受教权。
针对家长及学生的指控,明道中学校长陈炤华表示,陈淑盈为学校聘任的餐饮科技术教师,视同专任教师,依规定不得在外兼职,校方8月21日接获学生家长陈情,学校看了相关资料,认为已涉及教育部规定的「不适任教师」校外兼职部分,校方「没有不受理的理由」,隔天22日立即开会决议组成调查小组进一步调查,并告知陈老师及李姓组长,请他们静候调查,大约一个月可完成调查。
陈炤华校长说,调查小组若认定确有校外兼职的事实,会提供给由校方、家长会代表、教师会代表及专家组成的校事会议,进一步确认调查内容及处置方式,再移交学校教评会依《教师法》议处。据了解,教师在外兼职最严重可予以解聘。

否认在外兼职 烘焙工作室只是借名
《壹苹新闻网》向陈淑盈查证,陈否认在外兼职,她说,平时学校上课的时间不够,自己假日也很忙,因此没有时间在学校在上拉糖课,有学生问他哪里可以学拉糖,她才转介学生到烘焙工作室上课,而她虽然是工作室的登记负责人,但只是借名登记,实际经营者是她的一名朋友,她完全没有获利。
陈淑盈进一步说,当时该名朋友有意成立烘焙工作坊,刚好李姓组长想投资,于是介绍李姓组长给朋友认识,2人的投资关系她并不清楚。至于为何会在群组负责收取学费、确认缴费情况?陈淑盈说,朋友请她帮忙向学生转传讯息确认缴费状况,收钱仍是由公司负责,「我只是分享给他们(指学生)!」
台中市教育局对此不回应;人本教育基金会中部办公室主任曾芳苑说,依教育部《教育人员任用条例》,私校老师也受该条例管辖,依同法第34条,专任教育人员,除法令另有规定外,不得在外兼课或兼职。
曾芳苑说,这名陈老师掌握遴选技能竞赛选手的权力,却暗示学生要到其开设的补习班付费上课才能当选手,这是很严重的事,校方应立即依《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解聘不续聘停聘或资遣办法》第13条之2组成调查小组,若情节属实且重大,依法可做出解聘、停聘、不续聘等处分,并全面清查是否还有其他职能科老师有类似情况,以维护学生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