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建设局长陈大田表示,该研究指出,台中市的人行道适宜性达到83%,创下新高,市府长期推动人行友善政策,这次能够从全球上万座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第四名,显示台中市的努力已获得国际肯定,尤其能够在步行环境评比上胜过日本东京,更是值得市民共同骄傲的成就。
陈局长进一步表示,卢市长上任以来,积极推动人行环境的提升,不仅关注市中心的步行空间,更著重于校园周边道路改善、主要车站人行动线优化等,让行人能够享有更安全、舒适的步行体验。他强调,市府将持续投入资源,透过无障碍设施强化人行道品质,让台中成为真正宜居的友善城市。
建设局表示,该研究透过大数据分析全球城市的步行环境,综合考量道路规划、行人安全、公共设施便利性等因素,评选出全球前50名步行便利城市。亚洲入选城市包含京都(第28)、台北(第35)、加德满都(第45)、台中(第49)及东京(第50),显示台中在步行环境建设上的成就已获国际认可。

不过,台中市议员陈俞融表示,2022年至2024年的3年间,台中市民因人行道受伤而提出国家赔偿案件总计有31案,其中16案已透过协议完成赔偿,且国赔案件有明显上升趋势,从2023年的3件赔偿案激增至2024年的8件,上升幅度达2.6倍。陈俞融要求市府应更用心,将人行道打造成顺畅、无障碍的通行环境,避免市民再受到无谓的伤害。
陈俞融说,根据「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规范」规范办理,现行人行道与道路面高度差以15公分以下为主,但实际上仍存在高低落差大的问题,例如北区崇德路一段人行道一边人行道紧邻路口有一个超过17公分的坎,对面人行道却没有,行人若跨越马路到另一端人行道,稍不注意,就会因为这种高低落差而被绊倒,十分危险。
陈俞融表示,根据国赔案件内容,导致市民受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人行道铺面不平整及人行道高低落差过大。这些问题不仅造成通行不平顺、不畅通,更严重影响行人安全,特别是老人、孕妇及行动不便者更容易因此绊倒受伤;这31件国赔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市民可能因小伤害而未提出赔偿,市府应正视这个问题,全面清查台中市人行道现况,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友善的人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