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结帐常大排长龙,「为什么没全面设置自助结帐」再度在网路掀起讨论。不少网友抱怨,多数门市明明有三个柜台,实际却只开一个,得等到人潮挤满才会听到熟悉的「请支援收银」。加上会员、PX Pay、优惠推销、袋子、停车等繁复流程,让不少人形容全联结帐「慢到心累」。
也有网友指出,全联多数店面空间狭窄、动线壅塞,购物篮与顾客在结帐口常互相卡住,使得整体速度更为停滞。他们直言:「如果全联结帐快一点,根本不会有人吵自助结帐。」等待时间冗长,是推论自助结帐需求暴增的主因之一。
国际案例显示,自助结帐并非万灵丹。2025 年多家美国大型零售商,如 Target、Dollar General,纷纷宣布调整自助结帐策略,缩减使用时段或重新扩大人工柜台。主要原因包括:机台操作不熟易卡住、人员需反复介入、漏刷或重量不符导致交易中断等,实际并未达到节省人力的效果。
此外,自助结帐带来的「损耗率上升」更让超市头痛。美媒指出,自助结帐容易出现漏刷、假扫动作、甚至趁乱夹带高价商品,即便设有员工监看也难以完全防范。因此部分零售商因损耗过高、管理成本增加,选择重新强化人工收银。上述因素,也让台湾消费者更加质疑全联全面导入自助结帐的可行性。
台湾网友整理后认为,全联之所以迟迟没全面导入自助结帐,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客群组成、动线限制、人力策略与管理成本等多项因素相互堆叠。综合大量讨论,可以归纳为五大理由。
全联不全面设置自助结帐的 5 大原因(网友讨论)
① 客群偏中高龄: 操作不熟易卡关,最后仍需店员协助。
② 效率不如人工: 条码不读、重量不符,机台更常卡住。
③ 损耗风险高: 漏刷、忘刷、夹带商品容易发生,超市难吸收。
④ 店面空间有限: 多数门市坪数小,无法配置多台自助机。
⑤ 仍需人力支援: 自助结帐问题频繁,反而增加员工负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