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盟首先呼吁,行政院应比照日本做法,另设「儿童及少年事务委员会」。因为未来的「儿童及家庭署」位阶仅是三级机关,遇到跨部会协调时恐怕权限有限。儿盟建议仿效日本2023年成立的「儿童家庭厅」模式,让行政院下的委员会负责国家级政策,例如少子化对策、育儿支持、儿少身心健康、儿虐防治等,再由「儿童及家庭署」配合同步推动。

儿盟也指出,中央组织改造虽自2013年开始,但儿少政策仍长期呈现「有整没有合」的困境,卫政、社政分工繁杂,整合效果不彰。未来的「儿童及家庭署」应以「儿少最佳利益」为核心,将所有与儿童、家庭相关、且有利其发展的政策都纳入一条龙管理,真正做到跨域合作,不再陷入部门分割。

最后,儿盟直言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力」。目前社会及家庭署编制不到150人、保护服务司更不足50人,两单位合计不到200人,要承担全国儿少与家庭福利业务早已人力吃紧。儿盟强调,新设的「儿童及家庭署」不能只是把既有人力重新洗牌,而必须大幅扩编,才足以推动完整的儿少政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斯卡罗」作者、血液肿瘤权威陈耀昌逝世 文化部呈请总统明令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