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健署调查,65岁以上长者中,每3人就有1人有肌少症风险。北医大教授陈怡帆指出,肌少症会造成肌肉流失、手脚无力、走路变慢,甚至需要他人协助生活,容易跌倒或失能。许多长辈初期常误以为只是「老了自然会这样」,但实际上这是身体发出的警讯。
北医大医工学院院长康峻宏表示,肌少症初期难察觉,因此团队研发AI模型,结合可穿戴装置与动作分析,透过步态、姿势等数据侦测早期异常。这套系统能帮助医师评估民众肌肉健康状况,提供更精准的复健与预防建议。
日本老年医学专家细山彻则指出,目前仍缺乏能精准诊断肌少症的分子标记,各国都在积极寻找预防与治疗的新方法。他也分享维生素D对肌肉健康的研究成果,希望未来能找出更有效的干预策略。研讨会同时开放研究投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对抗肌少症打造更多可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凤凰台风最快明下午发布海警 台北10处山坡赶工喷浆挂网